广东记忆284:珠海唐家镇唐家古围墙#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7月

标签:
城市记忆变迁环境历史影像 |
分类: 广东记忆 |
唐家古围墙简介
唐家古围墙坐落在珠海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唐家古镇内,原围绕唐家旧村一周,是唐家乡民防盗自卫的重要设施。 据唐家三庙碑记、唐家唐氏《子英房谱》等史料记载,唐家古围墙始建于清顺治(1644~1662)初年。当时“盗匪猖狂,肆行劫掠”,邑庠生唐万象率乡人御匪,并“倡议随丁均派,创筑围墙。日夜守望,毙贼甚多”。至嘉庆二十年(1815),围墙日渐倾颓,岁贡唐士鲲“建议重修,沿前人随丁均派例,从万安门量起至梁姓水闸止,共墙二百五十九丈。”其时唐家村有18至60岁男丁共720名,按每丁派3尺5寸的方式,合力完成了此段围墙的重修。后围墙因年久失修,防御功能减弱,唐家村于道光廿五年末(1846年初)、三十年(1850)和咸丰元年(1851)三次遭劫。唐家乡民急欲重修此段围墙,但苦于工程浩大,资金短缺,不敢妄动。至咸丰三年(1853),增贡生唐步灜等人倡议为重修围墙捐款。在上海经商的唐永立、唐启勋等11位唐家村人率先捐款,后乡绅唐永銮于咸丰三年(1853)、四年(1854)两次往上海向各殷户劝捐,举人梁尚举又于咸丰四年(1854)在乡劝捐,共募得银1977两1钱4分,得以开展围墙重修工程。历百日,重修工程竣工,“墙围共得贰佰陆拾余丈,绵亘望若长城,工费共
银贰仟壹佰余两”,工程余款由防御田亩捐银补足。
唐家古围墙原总长约5000米,高约3米,厚约0.5米,夯土筑成,设有五门,即万安门、龙庆门、迎曛门、启明门和亨衢门。历经数百年风云变幻,五门已先后废毁,墙体严重毁坏,今仅残存龙庆门至凌园埔、后门林和鹅峰山下三段共约580余米。唐家古围墙是印证唐家湾沧桑历史的重要载体,对研究珠海地区明清时期乡村防卫设施具有一定的价值。唐家古围墙于2011年11月公布为珠海高新区不可移动文物,2012年7月公布为珠海市不可移动文物。2015年11月,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对唐家古围墙进行了修缮保护。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六月
2015年上半年两次到中山市地区的三乡镇与珠海地区陪孩子拍戏,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对当地历史的探访了,感谢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剧组,电影《曼谷》剧组对孩子高山流水的关爱,我们也用我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寻考作为对当地的回报吧,系列寻访图片分期发出,慢慢回顾吧!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