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记忆269:珠海唐家山房路瑞芝祠记录#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7月

标签:
城市记忆变迁教育历史影像 |
分类: 广东记忆 |
























【引文参考:珠海新闻网
、、、、在唐家湾镇山房路的瑞芝唐公祠内,数十名身穿黄黑练功服的小朋友,在师傅唐成建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打起了咏春拳的基本动作,马步、冲拳、压腿……每一个细节都有板有眼。这座尽显岭南建筑特色的祠堂修缮之后,重新焕发活力,公益性武术、舞蹈培训、书画展等公共文化活动长期在此进行。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瑞芝唐公祠,是高新区古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典范。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种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鳞次栉比的高新区,不少古建筑因各种问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未挖掘出来,仅停留在建筑符号阶段,同时部分建筑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后续运作资金而陈旧残缺。
“文物建筑要保护更要活化,让它们焕发活力,只有进行活化利用,才不会被荒废,才能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来。”高新区社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新区将投入近3000万元,对区内分布在10个社区的唐家三庙、卢慕贞故居、那洲古氏大宗祠、上栅易初祠、北沙卢氏孖祠等18处重要古建筑进行修缮并活化,使之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5年上半年两次到中山市地区的三乡镇与珠海地区陪孩子拍戏,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对当地历史的探访了,感谢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剧组,电影《曼谷》剧
组对孩子高山流水的关爱,我们也用我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寻考作为对当地的回报吧,系列寻访图片分期发出,慢慢回顾吧!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