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记忆之寻访明祖陵7神道拉马侍石像补记#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6年2月】

标签:
城市记忆变迁教育历史影像 |
分类: 江苏记忆 |











明祖陵跟其他的明朝时期的皇家陵寝相比较,有什么样的特点。
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区别,明祖陵石刻形体高大,在我们全国明陵中,应该说形体最大了。它建这么大,可能就是“子孙不能欺祖”,只能建得比它小,不能建得比它大。第二个区别,就是明祖陵石像生总的比较单一化,它区别于皇陵,区别于孝陵,也区别于十三陵。它品种除了麒麟以外,就是狮子,其它的就是拉马侍和天马。第三个区别,明祖陵整个神道,总长度,从洪门到地宫,全场只有360米。很短。它从这个洪门到金门整个石刻像生,只有148米,非常短,排列起来非常紧凑。第四个区别,就是明祖陵所有的石刻,全都是雄性。无论是狮子、麒麟,还有另外的马,全都是雄性。当然,这里面有这么几种说法,像狮子,如果用母狮子,那么就不威武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皇帝陵墓是阴宅,需要用这个阳性的东西来调和。这样他的祖先,才能在这个墓葬里面住得安稳。
明祖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位于盱眙县明祖陵镇,距盱眙县城20公里左右。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裕皇帝,并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修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祖陵全部建成。祖陵原有殿庶、金门、玉桥、厨库、井亭、宰牲所、拜斋、宿直房、铺舍、碑亭、仪从等,栽植柏树万株,神道全长250多米,两侧立望柱二对,石像十九对,并有祭田149顷,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明祖陵坐落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明代属安徽凤阳府管辖)。泗州城被湖水淹没时,明祖陵也一起被吞没于湖水之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沉没湖中300余载的文物瑰宝重见天日,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游人一到明祖陵,首先看到的就是二十一对庞大石刻,雄踞在长长的神道两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石刻群往北,是棂星门遗址和正殿遗址。正殿遗址处有石础子28个,可以想象正殿的宏大规模。朱元璋高祖、曾祖和祖父的合葬处称玄宫,可见有砖砌拱顶建筑物。
明祖陵的发现,为研究明代早期王陵建筑的风格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96年明祖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