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2016-11-18 12:24:17)
标签:

变迁

城市记忆

教育

历史

影像

分类: 北方记忆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北京记忆229:商后期偶方彝 <wbr>国家博物馆展品#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2年10月
偶方彝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为商后期的青铜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是一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据甲骨文材料记载,妇好曾经频繁地参与祭祀,主持王室的盛大祭祀典礼;多次率领军队出征,最多的达到一万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开向边缰,征伐与商王朝作对的土方、羌人、巴方等方国,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被誉为商代第一女将。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是目前所见第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内有殉人16具,殉狗6只,随葬器物1928件。妇好墓宛如一座地下宝藏,向世人展现了殷商时期的王家气派。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墟青铜礼器的大量出现,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以青铜礼器鼎、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钺、刀、镞,工具锛、凿、斧、锯、铲,乐器铙、铃、钲等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层层叠叠的线条把动物形象加以抽象变化,采用极精细的几何纹和深浅凸凹的浮雕,构成形形色色的图案,布局严谨,庄严凝重。其夸张而神秘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和艺术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殷墟在青铜冶铸方面辉煌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古代青铜文明的中心之一。
  彝为盛酒用具,方彝为后人所定,未见于古书记载。此器身为长方形,口盖如四面坡屋顶。有脊,脊上有两纽,纽亦为四面坡式。器口前后有硬挑式梁头各七枚,前沿为半圆形,后沿为尖形。平底的圈足较高。腹两侧靠下有附耳。自盖至圈足有扉棱六道。盖上饰饕餮纹,两旁加饰鸟纹。口沿下也为鸟纹,鸟纹中间有圆,纹较浅。圈足上饰有夔纹。内底有“妇好”铭文这件偶方彝的器盖似屋顶,两端有对称的短柱钮,长边各有7个方形盖和7个尖形盖,正好和器身的槽口吻合。器盖与器身装饰饕餮纹、夔纹、鸟纹、三角形纹等,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方彝的形制有所变化,浅缩颈,腹微鼓。有的器物上还铸有铭文。该方彝器身横长两倍于纵长,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故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绝无仅有的罕见器形。器身两长边口沿各有七个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设计的。器盖呈四面斜坡状,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极似商代宫殿之“四阿”式屋顶,有正脊与垂脊。器口前后各有七个方形和尖形槽,颇像房子的屋椽出梁头七枚,反映出当时的屋檐多探出梁头硬挑,前沿所出梁头为大半圆形,后檐所出者为尖形,类似后世斗拱的雏形。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偶方彝装饰豪华大方,通体以云雷纹做衬地,以浮雕枝法表现了兽面、鸱鹗、夔龙、大象等动物形象。偶方彝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器底铭“妇好”二字,表明此器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所作。

2012年我一直在大连,有机会与大连维美地产营销的同伴们一起到北京走访,我还是关注着我的老东西部分,很怀念大连这些年青朋友们,四年过去了,都还好吧?一起再看看国博的精品展示吧,高山流水小同学也一起再回忆一下吧,你当时太小可能没有感觉,现在是否能进入历史了?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