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2016-07-26 09:51:30)
标签:

城市记忆

建筑

老街

行学

历史

分类: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北京记忆181:东岳庙 <wbr>北京民俗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6月)
元朝创建

东岳庙的创始人就是在元廷显赫一时的重要人物──玄教大宗师张留孙(1248-1322)。张留孙晚年建立东岳庙,主要原因是见大都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之行宫,遂发愿筹资兴建。于延佑六年(1319年)自费在齐化门(今朝阳门)外买地,方欲涓吉鸠工,便于至治元年十二月(1322年1月)羽化。留孙虽宣称自费建庙,不受皇家资助,但他的真实意图被吴澄一语道破“钦承上意,买地城东,拟建东岳庙。”所以仁宗敕“有司护持,毋得阻挠”,给予了诸多方便。

此后嗣宗师吴全节(1269-1346)继承师志,发累朝赐金,于至治二年(1322年)春建大殿及大门,次年建东西庑及四子殿,并且塑了神像,敕赐额曰“仁圣宫”。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捐资修建后殿作为神寝。天历元年(1328年)文宗即位,公主进京朝贺,适值寝殿完工,文宗赐名“昭德殿”。

可以说,东岳庙的创建正是在元代玄教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

明清扩建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正统十二年(1447年)英宗修葺东岳庙,五月开工,八月间落成。完工后,明英宗朱祁镇亲自撰写《御制东岳庙碑》,将前殿改名岱岳,供奉东岳山神,后殿改名育德,为东岳大帝及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寝。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乾清宫太监偶因疾感,祷于东岳庙,遂愈。见 庙宇颓圯,乃出资命御马监太监张暹、卢鼎等整修庙宇,八月动工,十一月完工,将大殿、后宫、东西配殿廊庑各殿及神像、祭器整饬一新。又见庙外居民嘈杂,遂建影壁一座,摒除亵秽;还在东廊开凿水井,以济行人之渴;续建庙前东西房十九间交与东岳庙道士收管,勒石立碑,作《崇整岳帝司神修蕞续基碑记》。

隆庆三年(1569年),京都善士雷洪、余和、王盘、王敏,督工雷清等领众捐资重修东岳大帝、七十六司等神像,一年后完工,立碑《东岳庙重新圣像碑记》。

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带领神宗、潞王、公主及诸宫御中贵捐资重修东岳庙,用工一年,建钟鼓楼,将后临街房三间,畦地三千余个俱与东岳庙住持高道江。命张居正撰《敕修东岳庙碑记》。1585年,李太后诚献岱宗宝殿前大香炉,更换了七十六司前所有的香炉。万历二十年(1592年),神宗命司礼监太监张诚负责整饬东岳庙,不但在寝殿左右加筑了配殿,在殿后添建了后罩楼,而且添置了庙门前的东西两座过街碑楼,额曰“宏仁锡福”、“灵岳崇祠”,工期用了整整一年。第二年,神宗命王锡爵撰文《东岳碧霞宫碑》。选石“高丈三尺,广四尺,厚一尺有奇”,立于泰山碧霞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内宫监总理太监马谦、陈永寿、卢升发愿添建庙前的琉璃牌坊,南北额曰“秩祀岱宗”“永延帝祚”。此时,东岳庙的中路部分已经具备了现有的格局。

一年完工

清顺治八年(1651年)炳灵公殿重修。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因居民不慎而失火,次年(1699年)圣祖动用广善库金准备重修。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开工,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完工。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对庙内瓦件和油漆彩画进行全面修整,历时一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二月完工。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东岳庙第十七代道士马宜麟出资修建东廊的春秋殿,将东廊与中院打通。重修西廊之斗姥殿、火祖殿,新建海神殿、仓神殿、在马道口(今金台路附近)设立了义园(公墓),重修了芳嘉园的三义庙,还在东岳庙内创办了义学,收容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至此,东岳庙的基本格局已经具备。

重新开放

1900年,京东义和团在庙内江东之殿前设坛习武。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东岳庙屡遭庙内驻军的骚扰。时局跌宕,民生凋敝,香火供给不继,渐趋衰落,仅靠出租房屋维持日常用度。建国前夕庙内已经破败不堪。一批山西学生到北京请愿,住在东岳庙,将庙里的许多神像推倒砸碎,想从塑像“肚子”里找出些金银宝贝。其后,朝阳区公安分局和北京市国家安全三局相继进驻东岳庙。东岳庙就此关闭。沉寂了整整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28日,经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东岳庙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因展宽朝外大街,庙门又被拆掉,此时内部已是荒凉破败、百孔千疮了。

1985年以来,朝阳区人大、区政协、全国政协、北京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呼吁尽快解决东岳庙保护、开放问题。成立"东岳庙腾退修复领导小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

1995年所驻局腾退、搬迁出东岳庙,并于12月18日正式将东岳庙管理权、使用权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又移交给朝阳区文化文物局,由其组建北京民俗博物馆。朝阳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进行了古建修缮。

1997年6月,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暨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

1999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来到北京就开始慢慢记录北京变迁了,前些年只是对前门地区进行过全面记录,

而我知道我们对北京的记录太晚太晚了,但还是走起来行动吧。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