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131:三庙街#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标签:
城市记忆建筑老街历史行学 |
分类: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




北京三庙街胡同东起上斜街,西至长椿街。其南侧有三庙前街。在众多的胡同中,年代最久远的就算三庙街胡同了,三庙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叫“檀州街”,北京城经过了几百年的变迁,可三庙街胡同始终保持着900年前的姿态,静静地候 在北京的一角,看着北京人一代代繁衍,观着北京城一步步的演变,这个数百岁的“老人”就是新、老北京的见证。
北京三庙街胡同东起上斜街,西至长椿街。其南侧有三庙前街。
上斜街25号是关帝庙,111号也是关帝庙,三庙街23号一带旧时亦有关帝庙。依据从东向西的顺序这三座庙分别称为头庙、二庙、三庙。三庙所在之地便称三 庙街。并不是这里有三座庙,而第三座庙在这里的意思。头庙的建筑格局今天大体未动,二庙改为民居,三庙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三庙街在明称紫金寺街。有人考证,唐时即已成型,是北京一条古老的一条古老的街道,惜乎过于零乱了。
据说“三庙街”原是一条东西走向、长约三百米、宽约四至六米的大胡同。此街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考证,早在唐朝就已经成型,辽、金时最为繁华,特 别是“三庙街”一带是辽、金时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其位置相当于今日的西单和王府井大街。早在清朝乾隆时期,此街就被命名为“三庙街”,“文革”期间一度 叫“立新街”,后来又恢复叫“三庙街”,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了解,三庙街胡同的建设可以追溯至辽代,当时名为檀州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在辽金时期,三庙街胡同就相当于今天的西单、王府井,是一处相当繁华的街区。由于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因此得名三庙街胡同。
2013年来到北京就开始慢慢记录北京变迁了,前些年只是对前门地区进行过全面记录,
而我知道我们对北京的记录太晚太晚了,但还是走起来行动吧。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