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文献馆
高山流水文献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851
  • 关注人气:33,0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2016-05-11 07:29:10)
标签:

城市记忆

建筑

历史

行学

古村

分类: 广东记忆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11:古鹤村下街澜海郑公祠与伯瑶祠#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澜海郑公祠又称郑氏宗祠、世昌堂,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古鹤下街19号,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1987年开始被用作古鹤胶花厂 员工宿舍,2001年重修,现为古鹤村老人活动中心。祠堂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面阔12.3米,进深23.4米,面积约288平方米。硬山 瓦顶,人字封火山墙,博古屋脊,素胎瓦当,青砖外墙,麻石脚。头门前廊施雕花斗栱梁架,柁橔、雀替刻有人物故事图案。檐板木雕花鸟等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 柱支撑,柱间架虾弓梁,托脚、雀替施花鸟石雕。后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部设横向卷棚廊。前后进之间夹一天井,天井两侧各设雨廊,廊两端有雕花梁 架。祠堂门前两侧各竖石砌旗杆夹一座。澜海郑公祠为中山市现存形制、结构、布局较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伯 瑶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古鹤下街14号,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崇祀古鹤村郑氏伯瑶公而建,2006年重修,曾作古鹤村生产队粮 仓,现作古鹤村农家书屋。祠堂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面阔12.1米,进深22.8米,面积约281平方米。硬山顶,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 素胎瓦当,青砖外墙,麻石脚。前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廊施雕花斗栱梁架,柁橔、雀替刻有人物、花卉等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柱间架虾弓 梁,托脚、雀替施人物、瑞兽等石雕。后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部设横向卷棚廊。前后进之间夹一天井,天井两侧各设雨廊,廊两端有雕花梁架。伯瑶祠 体现了典型的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是有着近八百年历史的文化古村,相传古时有许多雀鸟在古鹤村山林中栖息,众多鸟类中以白鹤居多,由此得名“古鹤”。 
  现在的古鹤村是一条自然村,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常住人口1172人,外来人口8000多人,旅外华侨、港澳同胞超过3000人,是中山市侨乡之一。村中洋溢着包容、和谐、进取的人文氛围。 
   历史悠久的古鹤村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清代就有的4条石板街,总长约1800米的,悠长而古朴,展现了800多年的风骚。村民曾在1922年翻新石板 路,去年古鹤村又花巨资重修。清代皇帝光绪赐的“乐善好施”牌坊,有李鸿章的题辞和印章,该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高约8米,柱下镶 嵌抱鼓石,见证了这个古村的历史。古鹤村作为中山一座特色古村落,村内保留着很多的牌坊,每一座牌坊都代表着一种荣耀和优良教育,村中仅清代就出过8位举 人,当今还出过外交官员和中国工程院士。此外,近170年历史的古祠堂村中有三座,其中郑氏祠堂内提有敦宗睦族的宗旨,见证了古鹤有史以来的包容、和谐精神。 
  

   2015年上半年两次到中山市地区的三乡镇与珠海地区陪孩子拍戏,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对当地历史的探访了,感谢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剧组,电影《曼谷》剧 组对孩子高山流水的关爱,我们也用我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寻考作为对当地的回报吧,系列寻访图片分期发出,慢慢回顾吧!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