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2016-02-21 09:46:07)
标签:

城市记忆

建筑

历史

文化

行学

分类: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河北记忆118:正定隆兴寺龙泉井亭#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最为著名的当属龙泉井亭,井亭为明代重檐盝顶式建筑。亭内有一口古老的八角琉璃井。据《隆兴寺志》记载,龙泉井为宋代“水漂木、地涌铜”的涌 铜之处,且“龙潜其中,求雨有应”,所以八角井又称“龙泉井”,“灵泉井”。别看这口井不大,传说修建大佛寺的木料都是从这口井里捞上来的。相传在兴建隆 兴寺时,因寺院规模宏大急需大量木料,工匠们发愁到哪里找这么多的木料呢?有一天,从街上来了一个穷和尚,一边走,一边唱:“要修寺,别发愁,要木头井里 有。要木头,跟我走,保你修寺用个够。”说完,快步向东北方向走去。工匠们随他赶到琉璃井边向里一看,见有一根木料横在井里,便开始系绳子拽木头,拽上一 根又一根,当拽上9999根时,工匠们看到身后堆成小山似的木料,脱口说:“够了,够了。”结果,无论用多大力气井里那根木头就是拉不上来,至今还横在井 里呢。

与高山流水没有拍戏的日子里,我们就在北京周围寻访了,因为河北地区的面积太大了,记录寻访还在进行中,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记录中国变迁,解读社会发展!用自己行动的力量活着。

特别向如果引用的网络文字表示感谢,对同道文保人士表示感谢,很难查明最初原作者,请见谅!
如有原作者提出不妥我会删除!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