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东关街铁货巷补记#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9月27日

标签:
城市记忆历史文化行学育儿 |
分类: 江苏记忆 |










铁货巷就像一只U字形状的渔钩一样,巷的两头均通向东关街,这在扬州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扬州小巷,大都有其来历,但也有的小巷却是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铁货巷就是如此,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扬州本地人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甚至还会与铁锁巷、漆货巷混淆。
铁货巷不长,但那斑驳裸露的深青色砖墙,是那样的深邃。偶尔有几株小草坚韧地从墙缝中挣扎着出来,似乎要从墙洞里窥探小巷模糊不清的年轮和悠远古老的历史。
铁货巷年深日久,究竟建于何年何月无人考证。听老人说,由于居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多为平常的手艺人:铜匠铁匠泥水匠、 修锅补鞋匠、卖豆腐下面条的以及修车的、油漆的、剃头的,甚至还有专门为人梳头的婆姨,哪一种行当都有,故而取名铁货巷。但自打解放初我出生在这条巷子到 记事时,就没有工匠住在那儿。从第一道巷口笔直地进来,只有三户人家:一是万和客栈、二是林家大院,还有一户就是我家。顺着林家大院的院墙拐过去,有一口 井,井边是林家大院的后门,再拐就是田姓人家等,出口又是东关街。
每日清晨,开万和客栈的谢家老爷爷就开始打扫小巷,将小巷清扫得一尘不染;傍晚,同样也是谢老爷爷,将客栈的灯笼早早挂在铁货巷的巷口招揽来往的过客。
傍晚的小巷,是最热闹的时刻,孩子们放学滚着铁环回家。小朋友三五个聚在一起,掼铜板、耍洋片,女孩子则跳起了橡皮筋或者“格”房子……<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