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记忆194:原为哈尔滨一等邮局(1914年建成)#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4年初

标签:
城市记忆历史文化房产行学 |
分类: 北方记忆 |







图片概述:
大概在1996年,这座建筑物被改建加高,现为三层,改建后的建筑我们无法来评论它的艺术价值,而令我们关注的是这座建筑最初的使用价值,曾为哈尔滨一等邮局原址。
有资料显示,早在1896年,我国清朝政府开始自办大清邮政。20世纪初年,才在哈尔滨设立最早的大清邮政分局,称为哈尔滨邮政分局。1907年5月 12日(清光绪三十三年)改称为哈尔滨邮政副总局。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为中华民国邮政。1914年1月1日邮政推行新制,邮政总局将各邮界改称邮 区,邮区各邮局分为一、二、三等。
根据邮政制度的改变,哈尔滨邮政副总局在1914年改称为哈尔滨一等邮局,地址设在道里中国大街(中央大街)。邮政业务也由刚开办时的单纯信函业务,扩大到信函、包裹、汇兑等多种业务。这就是哈尔滨市邮政局的前身。
在这之前,哈尔滨第一所邮局是由俄国政府于1899年在哈尔滨设立的普通邮局,是沙皇俄国侵略我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时的产物。1896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中俄密约》签订后,俄国获取了在中国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修筑铁路的权利。
1899年3月4日,哈尔滨—阿什河间铁路临时通车。同年11月,俄国政府便在哈尔滨开设了第一个普通邮局(当时称为“客邮”),出售俄国邮票、明信 片,在哈尔滨地区内传递邮件。此后,又在1900年间分别在哈尔滨车站、老哈尔滨、哈尔滨兵营开设3个邮局。1912年到1914年间,又在哈尔滨码头、 哈尔滨码头车站、木材厂和成高子等地开设邮局,垄断了我国邮政权。直到1921年11月我国关闭这些邮局,始得收回邮政权。
1921年7月1日,邮政总局将东三省邮区划分为南满和北满邮区,哈尔滨一等邮局改称北满邮务管理局,统辖吉林、黑龙江两省邮务,局址迁至秦家岗长官公署街(民益街)。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2号的建筑,见证了这段历史,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邮政,结束了沙俄的邮政统治。
这座建筑后来成为商店住宅,道里区牙病防治所,改建后为商服使用。
引文《新晚报》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小镇来了王警官》的制片人张总,
感谢电影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