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2015-01-30 10:02:35)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历史

文化

房产

分类: 北方记忆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122:道外区靖宇街265号银京照相馆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图片概述:  [参考文字]
   近 日,一名文保人士在人人网公共主页上发帖:“中华巴洛克的珍珠不见了”。文中称:“银京照相馆,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与北九道街的交口处,是中华巴洛 克作品中最耀眼的代表作。然而,建筑中的点睛之笔如今下落不明,就是顶端的两个花篮,于2014年4月失踪,谁拿了巴洛克的‘珍珠’?”有人留言称“被盗 了”,可这么高一座楼,想偷也要有高超本领。记者调查得知,这栋老建筑的确是“国家不可移动文物”,那么,这两颗80年来一直长在老建筑上的“珍珠”,究 竟去哪儿了呢?

  实地查看

  精美建筑憾失“眼睛”

  日前,记者找到位于道外靖宇街265号的这座中华巴洛克式老建筑。该建筑为三层结构,呈外廊式轮廓,楼体立面各层设水平装饰线,檐口下装饰丰 富,并有托檐石,檐上为封闭式女儿墙。转角立面上下以变体的柱式构图,入口上方设有阳台,女儿墙高起,并饰中西合璧的装饰。楼体上浮雕有各色的花纹和神 兽,墙体虽已斑驳不再完整,但仍不能掩盖其建筑的精美与超凡价值。

  按照居民的手指方向,记者看到,原本应该在楼体正中央门楼顶上的两个极具中华巴洛克特色标志性的硕大花篮雕塑已不见踪影。居民说,网上说的“珍珠”就是这两个花篮雕塑,因为在整个建筑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被附近居民形象地称为老建筑上的两颗珍珠。

  记者在楼体上看到一个铜牌,上面写着“历史建筑,原为银京照相馆,建于1934年,砖木结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

  提起该建筑的历史,居民们表示,这栋建筑的确是有年头了。几年前,为了保护它,政府在楼体上挂了历史建筑标牌。可今年4月,两个花篮雕塑不见了。

  房产部门

  担心出事故没来得及上报

  据住在老建筑里的居民透露,今年4月,有居民发现道外房产四所的工作人员在房子周围设立围档,并向居民们解释说:有人反映,两个花篮雕塑被雷击导致倾斜,担心掉下来砸人。随后,工作人员把花篮雕塑拆除。

  记者找到道外房产四所上级单位道外房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得知花篮雕塑丢失一事后,该负责人立即来到现场查看,并向房产四所负责人核实情况。

  经调查得知,该老建筑产权一直为公产,由于楼体开裂,一直处在危险状态,一楼为医疗器械商店,二楼为仓库,三楼无人居住空置。为保障居民安全, 房产四所每天都派人巡视检查,险情点位每天巡查2至3次,发现异常情况逐级上报。今年4月进入大风天气,有群众反映花篮雕塑倾斜,房产四所雇来专业人员对 花篮进行了拆除。他们也知道要按文物保护程序来做,但是因为担心出事故,索性让工人直接把花篮拆除了。

  那么,拆下来的花篮雕塑哪去了?是保留下来打算日后修缮复原吗?相关人士答复,花篮雕塑风化严重,一部分被雷击毁,一拆下来就“没了”。

  文保部门

  拆除物也应保护以便修复

  为了解这栋老建筑的“前世今生”,记者又找到了市文物管理站贾副站长。他告诉记者,中华巴洛克建筑因其融汇中西合璧的建筑符号和基因,在全国范围内属哈尔滨特有,而在哈尔滨保留最全,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当属道外区域。

  靖宇街265号三层老建筑,其年代久远,富含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豪华而富有激情,同时又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的饰 物附着建筑之上,在造型上显现蝙蝠、石榴、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与新艺术运动、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相比,别具一格。在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中也很具代表性。

  文物站登记留存图片显示,靖宇街265号其顶部的两个花篮雕塑,采用砖雕材质,层层入篮的各式水果鲜花雕刻得栩栩如生,花篮虽矗立在建筑物顶部,却与整个建筑浑然天成。

  据贾站长介绍,该老建筑最初是银京照相馆,后为道外区少儿图书馆。上世纪90年代曾作为历史建筑被市政府挂牌保护,2012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正式列为“国家不可移动文物”。

  那么,保护文物上的装饰,可以随意拆除吗?贾站长说,按照保护文物的规定,老建筑被改造、修缮,只要稍有动作,首先由产权单位向文保单位上报。修复方案也要经过专家评审,“道外房产四所擅自拆除花篮雕塑,我们并不知情”。

  针对花篮被拆除事件,文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产权单位应该保护被拆除下来的老物件,为将来的修复留下依据。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作者: 刘岩 记者 杨建平 )
编辑: 崔岩

【引文有部分网络文字,特此对同道文史探寻者深深感谢,如有原文版权请提示我,我会马上删除!】
  注:《哈尔滨记忆》系列是2014年2月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地区,女儿高山流水参演电影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
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小镇来了王警官》的制片人张总,
感谢电影
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
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