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记忆109:道外区靖宇街与南大六道街路口《亨得利》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历史文化房产 |
分类: 北方记忆 |



图片概述:
在始建于1925年的一栋Ⅲ类保护建筑内,亨得利眼镜店也正在续写自己的历史。如今,老店亨得利的主入口开设在靖宇街与南大六道街交叉口,上方装饰着印有
“亨得利”和“1923”字样的方形表盘。老店容身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天蓝色与乳黄色相间,欧式窗户周围装饰着各样浮雕。尽管横跨6扇窗的
女儿墙已色泽斑驳,植物、花卉浮雕已被风雨侵蚀,但建筑当年的风采依旧不难想见。据《道外百年》记载,清朝末期,国门洞开,英商在沪杭等地经营亨达利钟表
眼镜店,一时生意兴隆。国人应启霖、王光祖、庄鸿皋三人决定合资经营中国人自己的钟表眼镜店,与外商竞争,字号“亨得利”。由于经营得法,声名大振,招致
英商不满。英商后以亨得利效法亨达利字号,影响亨达利声誉为名,诉诸法院。由于当地法院屈从英商势力,判决亨得利败诉。不过,亨得利没有妥协,上诉到高等
法院,获得胜诉。打赢官司后,亨得利决定选派职工分赴各地经营分店,1923年,浙江宁波人周彭年来到哈尔滨,开设了哈尔滨分店。当时,正值钟表行业大发
展之际,建店伊始,亨得利就坚持经营高、中档名牌钟表眼镜,以质取胜。为让顾客放心,他们与生产厂家订有合同,在商品商标下刻上“亨得利”字样。保修期
间,见字即修。兴盛时期,亨得利有职工20多人,经营商品近千款。人们多以购得“亨得利”钟表眼镜为耀。然而,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亨得利也难逃压迫
和盘剥。为保存力量,亨得利把部分职工转移至上海,哈尔滨老店则濒临倒闭边缘。直到建国后,周彭年的次子周东汇重返哈尔滨,在政府帮助下重新恢复亨得利字
号,老店才“住”进老屋,再次开门迎客。
【引文有部分网络文字,特此对同道文史探寻者深深感谢,如有原文版权请提示我,我会马上删除!】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小镇来了王警官》的制片人张总,
感谢电影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