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2014-09-25 10:35:55)
标签:

房产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历史

文化

分类: 北方记忆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哈尔滨记忆30:地段街89号原日本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图片概述:老图与现在情况对比看出,新图右侧后加建了4条窗的建筑部分,不知这部分改造是
什么年代的事情,没有老图对比还真看不出来呀!

在道里区地段街85号有一栋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17年,它就是原来日本朝鲜银行旧址,
现为哈尔滨地段小学校舍。

  虽然 它叫朝鲜银行,但主人并不姓“朝”而是姓“日”。1911年,日本通过颁布《朝鲜银行法》,

将韩国中央银行改名为朝鲜银行,以朝鲜和中国东北为主要营业区 域。1913年之后,在沈阳、大连、

长春等地设立分行达13家。1916年7月2日,设立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地址就在道里区地段街85号。

1923年, 有职员50人,其中日本人40人,中国人7人,俄国人3人,经理为箱崎文弥。朝鲜银行在道外

二道街还设有办事处,主要业务是发行金票(俗称老头票)、办理 存款、放款、汇兑,兼营东北土特

产品的采购和运输。

  1936年12月3日,日本政府依据伪满洲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将朝鲜银行、正隆银行、满洲银行及其

所有的分支机构改组,并入伪满洲国政府与日本合营的伪满洲兴业银行。(文字刘延年)

朝 鲜银行,原为韩国中央银行,1909年创立,兼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总行设在汉城。年朝鲜被日本吞并。
1911年日本颁布《朝鲜银行法》,始改为此名。 1910该行发行的金票通行于全朝鲜,资本金由初创时1000
万日元增至5000万元,以朝鲜和中国东北为其主要营业区域。

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
1913年于沈阳、大连、长春设立分行。欧战爆发后,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增强,朝鲜银行
在东北的分支机构扩大到13处。
1917年日本政府整顿其在中国东北的金融体系,决定将正金银行金票发行权与代理国库
业务移交给朝鲜银行,该行便成为日本在东北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金融中心。
1916年7月2日设立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地址在道里地段街。1923年有行员50人。其中,
日本人40人,中国人7人,白俄3人。经理为箱崎文弥。道外南二道街设有办事处。主要业务
是发行金票(俗称老头票)和办理存款、放款、汇兑,兼营东北土特产品的购置与运输。由
于在哈尔滨的各国商人和华商多与该行有业务往来,存款与放款的数字很大。1927年存款213
万日元,放款705.3万日元。其后逐年都有增加。到1935年存款额增至1378万日元,占在哈
日资银行存款总额的50.6%;放款额增至1015.9万日元,占日资银行放款总额的35.5%;
承办的汇兑额在日资银行中居首位。1936年12月3日,日本政府为强化其在中国东北殖民地
的金融体系,依伪政府公布的《满洲兴业银行法》,将在东北的朝鲜银行和正隆银行、满洲
银行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改组,并入伪政府与日本合资的满洲兴业银行。各行在哈尔滨的机构
也相应地改组为满洲兴业银行哈尔滨支店。


【引文有部分网络文字,特此对同道文史探寻者深深感谢,如有原文版权请提示我,我会马上删除!】

  注:《哈尔滨记忆》系列是20142月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地区,女儿高山流水参演电影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
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小镇来了王警官》的制片人张总,
感谢电影
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
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