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记忆17: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老建筑旧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历史文化房产 |
分类: 北方记忆 |




图片概述:
1916年7月1日,意大利加入《英俄协定》,在哈尔滨的意大利人同英俄人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随后意大利移
民开始增多,意大利开始在哈尔滨设立代理处管理侨务。1920年,意大利在哈尔滨设立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代
表部。1923年3月,正式设立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同时意大利领事馆还代管在哈尔滨的罗马尼亚侨民事务。
馆址最初在南岗区车站街(红军街63号)的吉别洛-索科大楼,1926年迁至南岗长官公署街((现南岗区民益街
4号)
与吉林街拐角处。 后又迁至南岗区松花江街93号(现松花江街103号,黑龙江广播电视厅招待所)。
1921-1925年彼埃特罗.吉别洛-索科(Pietro Gibello-Socco)担任第一任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1925年12月,
A.马菲(A.Maffei)被任命为哈尔滨意大利领事,1936年时仍在任。1941年11月30日已无哈尔滨意大利领事。
1942年意大利脱离轴心国以后,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因受到日本人的排挤,以患病为由离开哈尔滨,该领事馆
也随之自行关闭。
位于松花江街的前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建筑依然保存,为单层巴洛克风格建筑,不过现状令人堪忧。红军街上
的吉别洛-索科大楼原址保存完好,现由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使用。伪满统治时期,意大利领事馆仍然存在,直到
1942年才最终关闭。
2012年,哈尔滨市重启城市历史文化旅游,重新整修现存的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并将那段厚重的历史镌刻
在一块块精美的铜碑上,摆放在老建筑门前,让更多游人了解哈尔滨,熟悉哈尔滨,喜欢这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
的城市。遗憾的是,由于博物馆地区正在修建地铁,这栋小洋楼暂时被围挡起来,作为地铁建设办公室,暂时不
允许游客参观。待地铁完工后,领事馆旧址旁边将修建一处3500平方米左右的欧式风格休闲广场,广场的主题
就是围绕这栋老建筑,还原历史风貌,再现欧陆风情。那时,对于这座历经沧桑的领事馆旧址,也许不再需要用
太多的词汇去形容,因为它很有可能变得像索菲亚教堂一样出名,成为哈尔滨另一处地标性建筑。
注:《哈尔滨记忆》系列是2014年2月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地区,女儿高山流水参演电影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 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小镇来了王警官》的制片人张总,
感谢电影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民开始增多,意大利开始在哈尔滨设立代理处管理侨务。1920年,意大利在哈尔滨设立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代
表部。1923年3月,正式设立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同时意大利领事馆还代管在哈尔滨的罗马尼亚侨民事务。
馆址最初在南岗区车站街(红军街63号)的吉别洛-索科大楼,1926年迁至南岗长官公署街((现南岗区民益街
4号)
与吉林街拐角处。 后又迁至南岗区松花江街93号(现松花江街103号,黑龙江广播电视厅招待所)。
1921-1925年彼埃特罗.吉别洛-索科(Pietro Gibello-Socco)担任第一任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1925年12月,
A.马菲(A.Maffei)被任命为哈尔滨意大利领事,1936年时仍在任。1941年11月30日已无哈尔滨意大利领事。
1942年意大利脱离轴心国以后,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因受到日本人的排挤,以患病为由离开哈尔滨,该领事馆
也随之自行关闭。
位于松花江街的前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建筑依然保存,为单层巴洛克风格建筑,不过现状令人堪忧。红军街上
的吉别洛-索科大楼原址保存完好,现由黑龙江省电力公司使用。伪满统治时期,意大利领事馆仍然存在,直到
1942年才最终关闭。
2012年,哈尔滨市重启城市历史文化旅游,重新整修现存的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并将那段厚重的历史镌刻
在一块块精美的铜碑上,摆放在老建筑门前,让更多游人了解哈尔滨,熟悉哈尔滨,喜欢这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
的城市。遗憾的是,由于博物馆地区正在修建地铁,这栋小洋楼暂时被围挡起来,作为地铁建设办公室,暂时不
允许游客参观。待地铁完工后,领事馆旧址旁边将修建一处3500平方米左右的欧式风格休闲广场,广场的主题
就是围绕这栋老建筑,还原历史风貌,再现欧陆风情。那时,对于这座历经沧桑的领事馆旧址,也许不再需要用
太多的词汇去形容,因为它很有可能变得像索菲亚教堂一样出名,成为哈尔滨另一处地标性建筑。
【引文有部分网络文字,特此对同道文史探寻者深深感谢,如有原文版权请提示我,我会马上删除!】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
感谢电影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