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记忆16:梅耶洛维奇大楼(哈尔滨少年宫)老建筑#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历史文化房产 |
分类: 北方记忆 |







图片概述:
哈尔滨东大直街364号:东大直街336-364号(哈尔滨少年宫)小楼建于1921年,设计者为日丹诺夫。
这栋房子最初的主人是犹太人梅耶洛维奇,这个大楼也曾经被称为梅耶洛维奇大楼。是砖木结构,文艺复兴
建筑风格。这栋漂亮的建筑还有一个小插曲。据说,关于这栋楼最初的主人,在哈尔滨有很多传闻。传说
梅耶洛维奇来哈尔滨之前,曾经和俄罗斯一名贵族的寡妇相好过,从这个寡妇的手中“借”了一大笔钱,拿
着钱跑到了哈尔滨,盖了这栋楼出租赚钱。俄国十月革命,那个白俄寡妇到哈尔滨找他,梅耶洛维奇却称
没有向她借过钱,甚至声称不认识她。由于没有欠条,身无分文的寡妇悲痛欲绝,是好心人的接济,才没
有让她流落街头。在这栋楼的三楼上,1925年前后开办起荷花艺术学校。学校的老师都是十月革命后逃到
哈尔滨的俄国知识分子。后一度为秋林公司职工俱乐部,现为哈尔滨市少年宫。这是一栋具有文艺复兴风格
的建筑,砖木结构,立面划分端庄严谨,法国孟莎式屋顶,透空女儿墙及墙体的砌块划分以及面向广场建筑
转角处理。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
【引文有部分网络文字,特此对同道文史探寻者深深感谢,如有原文版权请提示我,我会马上删除!】
《小镇来了王警官》时,完成的部
感谢电影导演,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天下的
脚步,回味冰城哈尔滨的老建筑、中东铁路遗存、古城遗址给我们的历史反思!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