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2014-05-15 08:33:33)
标签:

高松拍摄

民间文保

城市记忆

文化遗产

腾冲记忆

分类: 闽、琼、滇、豫、冀、晋城市记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云南记忆129:腾冲博物馆3铜钟弹痕的历史<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图片概述:
在网上搜了两段文字,值得讨论的就是,这个孔洞是预先制作出来的,还是战争中炮弹炸出的?
这个绝对是战争观念艺术品!
   1\\“腾冲老城是一个正方形,大概一平方公里。不是正南正北的规制,而是侧向西
南对准来凤山。”毕世铣说,“那城墙厚有一丈八,高有二丈五。炮弹根本打不透,
靠盟军飞机炸了十几个缺口,远征军才突破入城。”城市四座门,四条主街交汇到
中心。十字路口的核心位置,留给了掌管教育和考试的“文星楼”。它又名魁星楼,
高20米,下层为石块砌成,上层为宽敞的阁廊,飞檐上翘,楼内挂有巨钟。文星楼
建成后,一直是腾冲的象徵,直到战争中被彻底毁掉。那座大钟被保留了下来,上
面被击穿了一个大洞,曾经成为日军的射击掩体。我后来在腾冲历史博物馆找到了
那口弹痕累累的钟,侧面有个碗口大的洞,正好可以当作射击口。 

   2\\明代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霜禁钟,铸造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钟高1.75米,
口径1.4米,壁厚9.5厘米,重1820千克,青铜铸造。
   禁钟造型凝重宏伟,纹饰图案厚重古朴,钟钮为双龙尾汇,分头咬住钟顶。顶
下饰莲瓣纹一周,其下饰卷纹一周。腰部凸起一道宽6厘米的箍状弧形环,将钟分
成匀称的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有4组对称的“回”字形图案,其中三个图案内铸
有阳纹楷书铭文。钟体下部饰云雷纹一周,近钟口处,分布在4个对称的由莲瓣纹
组成的突起圆形撞击点。轻击钟声深沉圆润,重击浑厚雄壮,音波起状,宏亮悦耳,
声波传送距离可达数里之遥。
   铭文概述了明代“三征麓川”战役与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城的重要史实。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腾冲,1944年中国远征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反攻,
日军利用铜钟构筑防御工事,在钟体中下部开一直径6厘米的圆孔做射击孔。钟体
以射击孔为中心,周围留下累累弹痕,钟身铭文损毁十余字。腾冲焦土抗战的这
段辉煌历史,永远铭刻在这座古代的铜钟之上。

  注:《云南记忆》系列是2013924—116日到云南德宏州芒市、瑞丽、梁河

及保山市腾冲地区,参加女儿高山流水主演的一部电影 《云中信》时,完成的部

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云中信》的制片人张总,感谢电影《云中信》导演

韩越,感谢电影中的爸爸(褚丰铭),电影中的小鹿姐姐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

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江湖的脚步,回味云南天空、

云朵、稻田、古村、老屋、古桥、古道、庙宇、墓葬、流水给我们的慰藉吧!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