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记忆121:腾冲药王宫补记<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标签:
高松拍摄城市记忆民间文保文化遗产腾冲记忆健康 |
分类: 闽、琼、滇、豫、冀、晋城市记 |





















图片概述:
的枢纽,蜀身毒古道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开通,是一条民间 商道。古代客商从成都出发,穿
过川西平原,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西部,又跨越澜沧江,越过博南山,经保山、腾冲进入缅甸、
印度,再从印度翻山越海抵达中亚, 然后直至欧洲地中海沿岸。依托这条古道,腾冲成为边地重
镇,得以较早开放和开发,一度贸易兴盛、经济繁荣,被誉为“极边第一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远销海内外。
与川药、怀药等其他“产地+药”的模式不同,所谓腾药,并不像道地药材一样指原生药材或
饮片,而是特指当地生产的中成药,据说腾冲生产中成药历史有百年以上。
今年春天笔者借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之机考察了当地的腾药,有幸参观了明
代业已存在的药王宫。
腾冲药王宫一直是腾冲地区医药界人士聚集的中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随邓子龙将军平
叛至腾的军医李仲春所倡建。李仲春因医术好,受到人们的爱戴,也 得到了一些钱财,但他清醒地
认识到:达官贵人不是看重他,而是看中他的医术。他要效仿中原医家,不忘祖师,要修建一座庙宇
祭祀先医。他的想法得到了响应, 当地医药界捐俸、捐资、捐田产,共成其事。天启六年(1626)
药王宫竣工。最初只有一座殿宇,名清微宫,祀唐代名医孙思邈。清康熙末年,药王宫住持子翁 扩建
五帝楼阁,至雍正三年(1725),这时的药王宫建筑平面呈一葫芦形状,不知道是子翁有意为之,还是
巧合,葫芦正是中医的一个象征。咸同年间,药王宫 毁于兵火,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民国十四年
(1925)新建厅楼。
民国二十二年,腾冲医学界在药王宫内成立医师公会。1951 年,腾冲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组建医药
供应社于药王宫,数载后,扩建为腾冲县制药厂。制药厂利用药王宫殿宇为制药车间并在其范围内新建
车间及其它附属建筑物。 20世纪60年代后期,药王宫遭受劫难,泥塑全毁,屋宇濒临倒塌。2002年后
腾冲县制药厂拆除庙内车间和附属建筑,药王宫得以修复,逐渐显露旧观。
药王宫建筑平面呈葫芦形,宫门为葫芦口,五帝楼为葫芦颈,药王殿、厅楼为葫芦腹,莲池为葫芦
底,围墙为葫芦壳。
宫门坐西向东,为木构牌楼式建筑,三开间,阔7.5米,明间两柱置抱鼓石。由宫门入内,为一小天
井,西北角一券门,门额书“别有洞天”四字,进入券门,沿北侧东西向过道西下,直抵葫芦底之莲池。
由莲池折而东上,沿中轴线上为厅楼、药王殿、五帝楼,各殿依地势逐级升高。厅楼坐东向西,为
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三开间,面阔11.25米,一楼 明间为进入药王殿的通道。进入院内,前为药
王殿,建于台基之上,坐东向西,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两侧厢房均为三开间平房,与厅楼构
成一四合院。药 王殿面阔12米。
虽然是仿照中原建筑,但边地还是有不同之处。药王殿(清微宫)中央,主祀孙思邈,被当地俗称
为“药王菩萨”,两旁配祀 历代名医像,上古的雷公、岐伯;周朝的扁鹊;秦朝的高悦、高和;前汉的
吉平;后汉的张仲景,华佗;晋朝的王叔和、皇甫谧,葛稚川;明朝的李时珍。称为十三 代名医。所谓
高悦、高和即我们熟知的医缓、医和。吉平即吉本,为东汉末年太医令。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
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趁 夜攻打在许都(今河南许昌)的丞相长史王必,焚烧大门,
并射中王必肩膀。最后,被王必和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平定,吉本等兵败被斩杀。在《三国演义》中,
吉 本变身吉平或吉太,曾参与董承等人刺杀曹操的计划,并企图在为曹操治病时毒死曹操,但被曹操识
破而遭处刑。
药王殿后为五帝楼,建于高台基之上,为上下两层,楼上设有三皇——伏羲、神农、轩辕的神像,
楼下设有五帝——轩辕、颛顼、帝喾、尧、舜的神像。三皇五帝即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也与医药密切相
关。
在药王宫的庭院里,有一个荷花池,池中有一座八角亭。相传曾有一户药商为了谋取利益,配料时
偷偷减少了一味贵重药材的剂量,结果事发,为药商们所不齿。 在当年医师公会遭到严厉的谴责,全体
会员一致裁定,罚此人在药王宫内的荷花池中建一座“悔过亭”,一来让当事药商悔过自新;二来警戒
同行,不可再犯。这个 警示至今还有着现实意义,腾冲一代代的制药人在“悔过亭”前立下誓言:人命
关天,诚信制药。【引文中国中医药报】
及保山市腾冲地区,参加女儿高山流水主演的一部电影
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云中信》的制片人张总,感谢电影《云中信》导演
韩越,感谢电影中的爸爸(褚丰铭),电影中的小鹿姐姐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
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江湖的脚步,回味云南天空、
云朵、稻田、古村、老屋、古桥、古道、庙宇、墓葬、流水给我们的慰藉吧!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