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记忆:鞍山驿堡(鞍山城)9寻找城内老建筑【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标签:
高松拍摄历史人文民间文保城市记忆鞍山记忆 |
分类: 辽宁记忆 |
















图片概述:(这是2013年2月10日拍摄)
坐落在东西鞍山两座山的中间地带,东西距两山各0.5公里,鞍海公路和哈大铁路都在它的
北城墙脚下通过。驿堡东北面是源于长白山余脉的千山,西南面则是辽阔的辽河平原的开始。
层高2米,砖砌层高7.5米,城墙厚度7.5米,基宽8米,墙高10米。四面城墙长度分别为:
东、西二墙为276米,南墙为290米,北墙为283米,总长1125米。明代鞍山驿堡建在遗址
东北墙上。
门楼高13米,门洞宽3.9米。门洞上方原有砖雕花纹嵌有“鞍山驿堡”匾额,额下有“万历
六年重修”款识,现已不存。1986年,鞍山市人民政府重修时,经墨玉雕刻“鞍山驿堡”
匾额为补,其四字为辽宁著名书法家温同春所题。东北门楣上则有“戍古”二字匾额,东
北门已毁,基址尚存。
西城墙只剩西南门至西南“角台”一段较完整,保存有最高4米的官墙,包砖已不复存在仅
剩土墙部分,约长达500米。
城内原有关帝庙、龙王庙两处,为清代建筑,但现已不存。西南门外有石井一眼,口小底大,
疑为辽代古城遗井。
位于鞍山驿堡南北各2.5公里处,分别设烽火台一座,为明代同时期附属建筑,南面烽火台
已无存,北面烽火台迄今尚存(位于千山区东鞍山镇,四方台村西,哈大公路东侧50米),
即四方台烽火台。
让我们一起珍藏好这些在身边渐渐消失的记忆!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