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文献馆
高山流水文献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851
  • 关注人气:33,0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局】《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90

(2014-01-13 13:08:58)
标签:

历史人文

民间文保

文化遗产

南京记忆

老行当

杂谈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白局】《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90
《老南京三百六十行》之【白局】

/刘元  /高安宁   王永泉

     南京白局流行于南京城区、江宁、江浦、六合及安徽天长、来安等区域,是流传至今唯一

的南京本土曲艺。它是南京的织锦工人最早在生产云锦的过程中,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一

种曲艺形式,后来发展到有乐器伴奏的民间艺术。它繁荣于清末、民国时南京及周边的市井

坊间。民国时期是白局的全盛时期,节目达到50个之多。《机房苦》《倒文德桥》《抢官米》

《八仙过海》等,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其中一部分节目还有宣传抗日的内容。演出时

有二胡、三块板、笛子、三弦以及酒盅、瓷碟、钱串等民间乐器。从文德桥到到大中桥,夏

天时每到夕阳西下,一路上唱白局的摊子东一处,西一处,非常热闹。其中名气最大的叫朱

瞎子,演出的地方就是一个空场子,条凳上坐着三个演员,一个手拿三弦,一个手拿三块板,

一个手拿瓷盘。三人又拉又弹,连说带唱,一直唱到深夜。

 

感谢好友高安宁老师与薛冰老师同意网络转发的支持!

更感谢我没能亲自请教与打招呼的画师刘元之子刘小林老师

及文作者王永泉老师理解支持!有不到之处请见谅!

还要感谢《江苏地方志》理解支持!

如在转发中上述老师及《江苏地方志》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我都将及时改正!

联系电话:13851854339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

(注:我的转载只是对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的公益推广与分享,不会商业出版使用!)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