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梨膏糖】《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68

(2013-11-04 18:13:05)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老行当

杂谈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卖梨膏糖】《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68

《老南京三百六十行》之【卖梨膏糖】

/刘元  /高安宁   王永泉

     民国时期,梨膏糖只有夫子庙才有,别处很难买到。卖梨膏糖的有两种推销方法:一种是

说唱,另一种是武功。夫子庙的晚上,广场上常常见到不少人围成大圆圈,都在观看里面的

表演。表演者身穿练功服,玩石担,扔石锁,舞刺枪,嘴里还不停地吼叫着:“呔!”观众

们不停地捧场:“好!再来一个!”这种表演硬气功的人,个个体魄强壮,肌肉发达。表演

者会说:“诸位,你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强壮吗?就是因为吃了梨膏糖!”别小看这

句话,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说唱卖梨膏糖的,影响更大。一般只要有两人就能卖,一人拉

胡琴,一人清唱。因为观众听会了,回家也能唱,又通俗,又好玩,无形中起到宣传和娱乐

的作用。也有拉手风琴的,自拉自唱卖梨膏糖的歌:“大姑娘吃了我梨膏糖,走起路来飘荡

--------”还有什么:“七星炉内生炭火,八卦炉中吊梨膏-------

 

感谢好友高安宁老师与薛冰老师同意网络转发的支持!

更感谢我没能亲自请教与打招呼的画师刘元之子刘小林老师

及文作者王永泉老师理解支持!有不到之处请见谅!

还要感谢《江苏地方志》理解支持!

如在转发中上述老师及《江苏地方志》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我都将及时改正!

联系电话:13851854339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

(注:我的转载只是对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的公益推广与分享,不会商业出版使用!)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