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2013-10-12 15:35:11)
标签:

城市记忆

高松拍摄

老房子

大连记忆

民间文保

房产

分类: 辽宁记忆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老建筑记录:2012年大连电瓷厂的记忆废墟【大连城市记忆】365之275

【参考文字引文半岛晨报】
这座厂子是1912年由日本人建造的,是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1912年,满铁中央实验所在今天
电瓷厂位置建立了窑业实验厂,这栋百年老房就是当时的厂房之一。1913年10月,日本殖民者又
在这里建立了大华窑业株式会社(大连电瓷厂前身)。

 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大连玻璃厂前身)也在这里建立,试验生产白色空洞玻璃。据《日本殖
民统治大连四十年史》记载,当时玻璃工厂从捷克招聘了玻璃工,生产玻璃制品。经过多次试验,
攻克了原料选配、窑型选择、火焰调节等技术方面的难关,改善了白色空洞玻璃的质量,终于在
1919年12月成功的生产出了与德国、法国相比毫不逊色的优秀玻璃产品,以及可以与法国媲美的
硬质玻璃产品。

  直到1920年2月,满铁将窑业课从满铁中央实验所分离出来,改称窑业实验工厂,以研究部
为中心设置了耐火砖实验厂、陶器实验厂、玻璃实验厂。1928年11月,南满洲玻璃株式会社从满
铁独立出来,即南满洲硝子株式会社。解放后,该厂更名为大连玻璃制品厂,并于上世纪50年代
搬迁。

本文未引用了网上搜索资料,在这里对探索研究大连历史的同道表示深深敬意!
让我们一起珍藏好这些在身边渐渐消失的记忆!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感谢【大连吸引力传媒】对《大连城市记忆》大系列的支持鼓力推广!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