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58

标签:
城市记忆老行当民间文保南京记忆杂谈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老南京三百六十行》之【三轮车】
图/刘元
换代。民国时期三轮车的出现,使市内的交通越发方便了。三轮车有现代机械的传动系统:
齿轮、练条、钢珠、轴承、钢丝---------这与过去完全靠人力的黄包车有天壤之别。速度
快,出力少,不颠簸,它的机动灵活,大大胜过了黄包车。三轮车能在小街窄巷中穿梭。
顾客座位上有遮阳篷,还有挡雨的帘子,可以坐两个大人,一个孩子。所以三轮车在南京
市内深受市民的欢迎。如果见到三轮车沿街慢慢地行驶,就表明是空车,正在四处揽客;
三轮车也有在固定的地点等客的。
感谢好友高安宁老师与薛冰老师同意网络转发的支持!
更感谢我没能亲自请教与打招呼的画师刘元之子刘小林老师
及文作者王永泉老师理解支持!有不到之处请见谅!
还要感谢《江苏地方志》理解支持!
如在转发中上述老师及《江苏地方志》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我都将及时改正!
联系电话:13851854339
(注:我的转载只是对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的公益推广与分享,不会商业出版使用!)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