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绒花】《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28

(2013-08-15 10:50:34)
标签:

民间文保

文化遗产

老行当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卖绒花】《老南京三百六十行》图文系列28

《老南京三百六十行》之【卖绒花】

图/刘元  文/高安宁   王永泉

    一位老人手摇铃鼓,走街串巷,肩上扛着一个大木架,木架上有五个口袋。老人在街上

边走边喊:“卖花,卖花。”这卖的是什么花?怎会放在袋子里?原来卖的不是鲜花,而是

绒花。绒花起源于唐代,是富贵文化的体现。自晚清到民国期间,南京手工艺人做的绒花畅

销全国,惊艳世界。绒花又称吉祥花,是市民在办喜事时用的。绒花的原料是丝织品,做出

来的花卉惟妙惟肖,色泽艳丽,充满喜庆,主要用桃红、水红、青绿、乳白这些明亮清丽的

色彩。外国人士对绒花赞叹不已,爱不择手。绒花有鬓头花、帽花、胸花、罩花、戏剧花等

几大类,销路最大的是鬓头花,最受妇女们的喜爱。

 

感谢好友高安宁老师与薛冰老师同意网络转发的支持!

更感谢我没能亲自请教与打招呼的画师刘元之子刘小林老师

及文作者王永泉老师理解支持!有不到之处请见谅!

还要感谢《江苏地方志》理解支持!

如在转发中上述老师及《江苏地方志》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我都将及时改正!

联系电话:13851854339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

(注:我的转载只是对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的公益推广与分享,不会商业出版使用!)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