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 沈阳)之二!品味时间记忆中的岁月片段【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059

1946年5月,沈阳。东正教墓地,苏联管辖时期很多满洲战役死亡的红军士兵也埋在这里,这些是
死于满洲的苏联飞行员,他们用螺旋桨做十字架。
1946年5月,沈阳。古老的东正教堂和神父Jhuda Prihodko
(右),他22年前从乌克兰来到中国。
1946年5月,沈阳。机场上欢迎美国军事调停的中华民国国军士兵,标语上写着“肃清东北残余势力,
实现自由民主”。
1946年5月,沈阳。满洲国时期的帝国饭店现在叫东北饭店,被征用为国军指挥部,这时苏联人刚撤离不久,
苏联管辖时期的画像和俄文标语还在。
1946年5月,沈阳。墙报是市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这是当地人在看美国新闻署张贴的中美
合作海报和东北银行的商业宣传资料。
1946年5月,沈阳。人群鱼贯而入中心市场,在中华民国恢复主权后,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1946年5月,沈阳。沈阳火车站前苏联人管辖时期建的满洲战役纪念碑,一些刚到的中国旅客在好奇地围观。
1946年5月,沈阳。市民们正在看当天贴在墙上的时局海报,消息来源是美国新闻署,这时满洲上空国共
双方剑拔弩张。
1946年5月,沈阳。市中心的一条街道,城市面貌进行了整治已经大为改观,这是在苏联人撤走后,
中华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市民们悠闲地在街道散步,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1946年5月,沈阳。市中心广场一角,城市面貌进行了整治已经大为改观,这是在苏联人撤走后,
中华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