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有轨电车站!徒步有轨电车沿线文化遗产【大连城市记忆】365之63

标签:
中国记忆大连记忆高松拍摄文化遗产老电车 |
分类: 辽宁记忆 |
徒步大连现存的老有轨电车沿线文化遗产!东关街有轨电车站!
不要怕呀,今天我说的有轨不是有鬼,是没鬼但有轨!你懂了吧?就是此轨
非彼鬼!这里还有一些老事情再聊给你!
建国前后:“飞机”牌雪花膏成了品牌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连人民终于结束了日本统治多年的殖民生活。在百
废待兴的时刻,小工商业主们都重操旧业。1946年,这里成立了全市第一个
店员工会,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合作社,1947年到1948年,小岗子又一次达到
了繁荣的鼎盛。到1949年年底,全区商业1227户,基本保证了居民基本生活
用品的需求,这种繁荣的景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
于善江今年73岁,1950年只有17岁的他进入了当时新开大街上的一家小
作坊新兴化妆品厂做送货员。他说:“那时我只有17岁,每天早上我就把作
坊里做好的雪花膏送到小摊贩手上。我们的化妆品的名字叫‘飞机’牌,不
少商贩从我们那里进货,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品牌了。”
小岗子变得萧条
1956年,新中国开始了公私合营,就是把做小买卖的业主们联合起来。
卖烟的几十家合在一起成立一个联合会,所有行业几乎都是如此,那些新开
路上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留下一部分住,剩下的都充公。再加上之前的苏联
钱币换为渤海银行钱币又紧接着换成人民币,使得许多钱庄倒闭,从那时起,
繁荣的小岗子不见踪影了,渐渐地也就变得萧条了。
本文引用了网上搜索资料,在这里对探索研究大连历史的同道表示深深敬意!
让我们一起珍藏好这些在身边渐渐消失的记忆!
明天是《大连城市记忆》的徒步有轨电车线路!继续进行中!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感谢【大连吸引力传媒】对《大连城市记忆》大系列的支持鼓力推广!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