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东关街老建筑!徒步有轨电车沿线文化遗产【大连城市记忆】365之57

标签:
大连城市记忆有轨电车东关街老建筑高松拍摄杂谈 |
分类: 辽宁记忆 |
徒步大连现存的老有轨电车沿线文化遗产!这里是东关街建筑群!
小松!老爸是挺着给你发帖,这几天全是喝酒,好累呀!今晚又要大喝了!还是重复发一段昨天
的文字吧,我真的脑子都250了!
在“光复”前,青泥洼西边的小岗子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国人居住区,因为地处西部,这里也被称
作“西岗”。仔细辨认地图,东关街不过是夹在鞍山路与长江路之间的一条小街,大概是201路有轨
电车在此有一站。东关街逐渐成为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住在附近的老人们讲,因为靠近黑嘴子码头和大菜市,各地商贾云集于此,带动了这里的商业和
服务业,在上世纪2、30年代盛极一时。直至公私合营以后,才逐渐萧条,现在是大连最后一片成
规模的老建筑群。
这里的老房子大多是二、三层中西合璧的砖楼,一进大门是个天井,整个院子就一个共用卫生间。
楼梯是露天的,上楼后形成一个回型的走廊,每户面积非常小,有炕和灶台,烧蜂窝煤。这片由
东关街、西岗街、大龙街、生福街等十几条老街合围的三角形区域默默地与一波波城改运动擦肩
而过,外地务工者成为这里的主体居民!今后这里将随城市的发展会怎样?我们一起关注吧!
本文引用了网上搜索资料,在这里对探索研究大连历史的同道表示深深敬意!
让我们一起珍藏好这些在身边渐渐消失的记忆!
明天是《大连城市记忆》的徒步有轨电车线路!继续进行中!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感谢【大连吸引力传媒】对《大连城市记忆》大系列的支持鼓力推广!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