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绥远城城墙遗址.上篇(呼和浩特城市记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寻访9【高松拍摄】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城市记忆绥远城城墙遗址高松拍摄老建筑高松 |
分类: 北方记忆 |
“屏藩朔漠”即这座城市性质的反映,清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噶尔丹并不甘心失败,
此后长期坚持与清朝的反抗斗争。雍正年间,清军在西北失利,漠北局势再度紧张,西北又处战
争的前沿,为加强战备,雍正皇帝将驻守在长城以内的大同右卫城屯兵北移至长城之外,在归化
城(今呼和浩特旧城)东北五里另筑新城,作为屯兵之用,即绥远城(为与旧城有别,又通称新城),
以巩固西北边陲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绥远城即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绥远城,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勘定,乾隆二年(1737年)动工、四年(1739年)竣工,乾隆
赐满汉名“绥远城”。城内除上自将军衙署、下至八旗兵“老官房”外,还有各种庙宇建筑。因
其以满八旗驻军为主,又称之为“满城”。
绥远城军事驻防城的性质、功能,在清末由盛至衰,几经政治变革,直到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
该城基本布局仍保留早期的形式,但具体功能却发生重大改变。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包括城墙在内
的原绥远城内的建筑及有关设施大部分都已拆除,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只剩下东北隅的一段。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记录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感谢【大连吸引力传媒】对【中国城市记忆】系列的支持鼓力推广!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