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力图召(延寿寺、小召寺)(呼和浩特城市记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寻访3【高松拍摄】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城市记忆席力图召延寿寺小召寺旅游 |
分类: 北方记忆 |
引用一大段百度的文字说明如下: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 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
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承了汗位。
他执政后,效仿他父亲的作法,决定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三世达赖
接受了他的邀请。为了迎接索南坚措三世达赖的到来,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他建
立了这座小喇嘛庙——席力图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经不断扩建和修缮,成为
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并掌握着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召庙建筑宏敞,风格独具.
虽经四百年风雨和动乱,仍保留较完整。
现今所见的席力图召内建筑群,是采用中原传统的布局,即从山门到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两侧对称布
置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寺内建筑凡五进,山门前还建有木牌楼。由经堂佛殿组成的大殿,为寺内
主要建筑,佛殿已在解放前遭火灾焚毁。经堂大致保持原状,为九间的木结构建筑,歇山式屋顶,顶盖绿
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钢宝刹,相轮,飞龙和瑞鹿等装饰,四墙采用藏式结构,筑成带有小窗的厚墙。墙
面用蓝色琉璃砖镶嵌,井夹以黄色琉璃砖,以组成各种图案花纹,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是
该区现存的最为瑰丽的古典艺术建筑物。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之际,自治区拨款重修了席利图召,并把山门,菩提过殿,古佛殿,
护法殿重新铺上了琉璃瓦,使得古寺有新的生气。并且把民国时烧毁的大经堂佛殿,及后罩楼重建。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记录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感谢【大连吸引力传媒】对【中国城市记忆】系列的支持鼓力推广!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