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寻访大连老有轨电车线路!第八站:三八广场【大连城市记忆】寻访日记365之12

标签:
大连城市记忆有轨电车三八广场高松拍摄文化遗产保护杂谈 |
分类: 辽宁记忆 |
徒步大连现存的老有轨电车沿线文化遗产!第八站:三八广场站
小松子来听老爸叨咕叨咕了吗?三八广场初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当时的三八广场
叫朝日广场,解放后改名为纪念“三八妇女节” 就叫“三八广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三八广场至人民路
一带是日本军事机构最集中的地方,有旅顺要塞司令部、关东军大连宪兵队和若干个部队驻扎,这一带给
人感觉非常阴森。当时三八广场、二七广场一带有大片的日式建筑,为日本平民居住区,居民职业大多为
邮差、店员、小业主等。
1946年,人民政府组织“城市平民大搬家”运动,不少居住在寺儿沟等地的中国老百姓搬进日式建筑,
成为这里的常住居民。此后,附近企业如大连港、造船厂、大连染料厂等单位职工陆续迁入。上世纪90年
代后,这里大规模动迁,兴建商品住宅,居民成分渐趋多元。
明泽湖是这里一个大家都还记着的回忆,有人曾研究过十九世纪末沙俄统治时期的大连地图,上面标
注着,以友好街为界,分别是以现在的劳动公园荷花池为地标的西青泥洼和以明泽湖为地标的东青泥洼。
据史料记载,1909年前后,明泽湖还是个湿地发展起来的排洪贮水的缓冲池,名为“镜个池”;1936年,
围池成园,这里有了一座公园叫“镜个池儿童游园”。大连解放前后,这个公园几近破败,1951年,大连港
务局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更名为“海港公园”。1953年,该园被移交给政府管理,更名“民泽公园”。1972年,
更名“儿童公园”。“文革”结束后,该园扩建。1981年6月1日再次开放。那时,儿童公园西面有一块专属青
少年的活动区域,很多70后、80后小时候曾在刻有《红军不怕远征难》诗词的水泥“峭壁”上攀行,在铁丝
网和水泥碉堡之间匍匐,在火炬雕塑前留影。
再说说现在三八广场旁的友谊医院,当地老人讲1947年大连第八完全小学的学校旧址在如今的友谊
医院住院部,日占时期,这所学校叫土佐町公学堂,接收的主要是日本学生。第八完全小学南面临三八广
场的建筑(就是现在的友谊医院门诊部),日占时期曾是日本工厂的单身宿舍,俗称“光棍寮”,大连解
放后,那里成为“中苏友谊医院”院址。因为学校毗邻医院,1950年以后,第八完全小学校舍一度被征用,
作为医院的一部分。之所以有这样的变故,是因为朝鲜战争打响了,大量的志愿军伤员回国接受救治。
大批志愿军伤员从大连火车站被用担架抬上有轨电车,送抵三八广场的友谊医院抢救。、、、、、、
松子!老爸啰嗦吧!我也感觉我快要成为唐僧大师了,你属猴的可别烦呀,要敢烦,我就要念
“紧箍咒”了,哈哈!明天再来看老爸唠叨吧!
明天是《大连城市记忆》的徒步有轨电车线路线!鲁迅路上的老建筑!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感谢【大连吸引力传媒】对《大连城市记忆》大系列的支持鼓力推广!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