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2012-05-11 14:37:42)
标签:

南京中山陵

灵谷寺

灵谷塔

高松拍摄

南京城市记忆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灵谷塔【高松拍摄】南京中山陵系列灵谷寺20


百度百科网文参考:

灵谷塔是 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 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 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因此,1928年11月设立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备委员 会。所有建筑中,纪念塔耗资最多,造价35.5万元于1935年建成。

宝塔结构

  灵谷塔是一座新颖别致的宝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各层外面,都围以花岗石走廊,塔的中间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级直登九层。该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塔的内外四壁上,镶嵌着青石碑刻。该塔的八面,每层都有四门四碑。塔内计28块碑刻,在第二、三、四层的12块碑上,镌刻着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日《孙总理北上时在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辞》全文,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标准草书遗墨,游人到此观赏后,无不喷啧称美。第五、六、七、八层16块碑镌刻的是民国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总理孙先生在黄埔军官学校开学训词》,为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小篆所题,均由苏州吴县唐仲芳勒石。   塔外第一层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第二层是叶楚伦书写的蒋介石所撰的《遣阡表》,第三至八层仍是蒋介石所撰的“黄埔军校第一至六期同学录、序”各一篇,分别由戴季陶张静江、钮永健、刘纪文、周伯年、杨天骥等人书写。除第一层清理了涂盖的砂浆后,重现了“精忠报国”四字外,第二层至八层目前尚未清理。塔的第九层没有碑刻,供游人登临环顾钟山风光及绿浪涛涛的林海。   塔的第一层正面门楣上楷书阴刻的“灵谷塔”三个镏金大字,也是高艺林的遗墨。第一层背面门楣上镌刻有“有志竟成”四个大字,是原中山陵园园林组主任傅焕光的手迹。第—层东西门楣上分别镌刻“成功”、“成仁”四个篆字。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松 语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