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2011-11-21 16:47:35)
标签:

南京城市记忆

城市记录

民间文保

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

佛塔

寺庙

文化

分类: 江苏记忆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紫竹林禅寺遗存:小佛塔与石狮--174期南京城市记忆寻考(高松拍摄)


注:这个小佛塔没有字,我反复找了多遍!不知是何来历,还望有同道指点一、二!
本期活动我没能参加,但第3天就去补了这课!真的难得一见呀,一个人好久都不愿离开,

引用一篇“wushusheng 发表于:11-11-02 16:35 ”的文章与大家共享!
在此感谢wushusheng 网友多年前就整理收录写出了这么好的文字!

城北何处是 潇潇紫竹林《南京掌故丛谈之三十七》

二十年前,三牌楼的东北,在一处既没有茂林,又没有修竹的荒芜的地方,有一条小街名曰“紫竹林”。这一带小岗起伏,林木幽深,古称耆阇山,东晋时建有耆阇 寺。其址当在“紫竹林”东南,隋朝时耆阇寺便已湮没无存了。明清之际,此处有大片紫竹,其范围西到现在的中山北路萨家湾附近,名闻遐迩的金陵紫竹笋就出之 这里。不过这已是昨日黄花了。

明崇祯十五年(1642),从江西云居山来了一个高僧颛愚观衡和尚,看中了紫竹林这块宝地,发誓建寺。“衣服不御寸帛。日惟一粥一饭。......温温言 笑,霭若春风。......随所到处。仅一草车便行。”据记载,颛愚观衡和尚,在湖南宝庆府邵阳县五台庵做主持时,二十年足不越户外。在云居山真如寺做住 持也与众同劳,深受众僧爱戴。“紫竹林禅寺”经过颛愚观衡和尚艰苦努力,一、二年后,便初具规模,建成禅堂、殿寮、静室等房宇。于是竹林深处的小道上常常 会看见一个“广颊丰颐,平顶大耳,修髯如画,短发复肩,目光炯炯”的老僧。这个老僧不管刮风下雨,即使雷电交加,经常终夜露坐,当地老百姓戏称其伞居和 尚。

清顺治二年(1645)颛愚观衡和尚病逝,寺院在“紫竹林禅寺”南面建“颛愚大师爪发衣钵塔”,并勒石立“紫竹林颛愚大师爪发衣钵塔志铭”。是塔清初迁到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是当地最为恢宏的法塔,据说现已申请国家文保。

颛愚观衡和尚圆寂后,其徒妙明和尚迭加扩建,“紫竹林禅寺”已列名金陵名刹,城北胜地。当时寺后有一阁一亭,曰“揽胜”,曰“共赏”,寺前立有清江宁知府陈开虞的《紫竹林碑记》。

“紫竹林禅寺”在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中受到损坏,但彻底化为灰烬,则是“皇军”的赫赫战功。1940年日寇掠夺庙产,炸毁寺院,“紫竹林禅寺”便荡然无存 了。当时有文记叙:“仅留性福老和尚等四人枯守道场,以续绝脉。明铜铸佛像因无法劫走为日寇置于荒草丛中,道场沦落已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