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石凳牛 竟是清代石刻文物《金陵晚报》2011年3月11日
(2011-03-11 10:00:01)
标签:
南京城市考古南京佛教佛教律宗清代石刻佛塔古林公园古林寺文化 |
分类: 媒体报道 |
这石凳牛 竟是清代石刻文物《金陵晚报》2011年3月11日
作为一处免费开放的公园,位于虎踞北路上的古林公园每天都能吸引来许多游客。在公园大门口不远的地方,有三组看似普通的石桌石凳,在这里休息、打牌、聊天的人们同样络绎不绝。
常来古林公园的读者高松日前发现,这些石桌石凳并不普通,上面不但有精美的各种花纹,还有铭文显示这些都是清代乾隆、道光年间的石刻文物。“将文物级的古代石刻,拼成石桌石凳,这种做法不太妥当吧!”高松说。
坐在石刻文物上打牌
在高松的指引下,记者近日来到古林公园现场查看,只见三组石桌凳呈“品”字形排列。三张“石桌”旁边分别配着一个、四个、五个石凳。站在距离好几米的地方,记者就能看到精美花纹布满这些石桌石凳,透露着盎然的古意。
很明显,这三张石桌是市民的一个主要休闲地点。记者看到,四位老大妈坐在石凳上打着扑克,吃着零食。一个农民工百无聊赖地坐在另一张石凳上,并不停地用脚踢着石桌。过一会,一男子走过来,将手提电脑和扩音设备放置在石桌上,自娱自乐地放起音乐来。
“看了真让人心酸,这些都是清代流传下来的珍贵石刻啊!”高松说,对于这些石刻不采取保护措施,任人骑坐、踩踏,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铭文上有“道光”年份
那么,是否诚如高松所说,这些石桌石凳是清代石刻呢?记者待游人散去以后,将石桌石凳一个个仔细地看了一遍。十张石凳,其平面分别为六边形、方形和圆形,上面布满了云纹、如意纹、火焰纹、鹿纹、“卍”字纹、荷花纹、龙纹、蝙蝠纹等各种花纹,其雕工非常高超,无一不是精致的石刻艺术品。
两张石桌,似乎也是用和石凳相似的构件搭起来的,上面同样有花纹。“桌面”不大,但供人打牌、休息已绰绰有余。
最让记者兴奋的,是两张“石凳”上有石刻铭文,有铭文的一侧向内,不容易被看到。其中之一的铭文为“道光二十五年 月 日继席法弟本持敬立 古林堂上第十二世(上)明(下)空××之塔 嗣法门人觉慧、觉澄 觉开 觉德奉祀”。另一张“石凳”则有几分残破,铭文不但漫漶不清,而且有缺失,依稀可以辨出“岁在癸酉十二月榖旦 ×三世圆寂先师(上)处(下)舟××老和尚之塔 嗣法门人昌心 法孙隆×敬立”等字。
南京地方志专家邓振明告诉记者,道光二十五年是指1845年,而癸酉年,如果算作清代年份的话,则可能是同治十二年(1873)、嘉庆十八年(1813)、乾隆十八年(1753)、康熙三十二年(1693)。文中的“榖旦”则是“好日子”的意思。
邓振明从铭文判断,这些石桌石凳应该都是构件,至少属于两座僧人圆寂后的墓塔,墓塔是其弟子所立。两位僧人名叫明空和处舟,可以肯定,明空是清乾隆、道光年间人。而处舟的墓塔铭文虽没点明年代,但从铭文行文风格来看,他也应是一位清代僧人。
应该是僧人墓塔构件
鼓楼区文化局负责文物管理的张殿亮在接到记者提供的线索后,立刻到古林公园实地查看。他告诉记者,这些石刻构件的确是清代僧人墓塔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墓塔的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在鼓楼地区发现清代墓塔,应该是非常罕见,而从雕刻的工艺水准来看,这些也都是珍贵的清代石刻文物!”张殿亮这样说。
南京市博物馆一位专家则指出,不用说在鼓楼地区,就是在南京地区,发现古代僧人墓塔,都非常少见。而在以往的文物保护名单和文物普查名单中,从来没有收录古林公园的这些清代石刻,所以说,高松的报料应该算是一次重大发现。
据记者了解,古代高僧圆寂后,一般都要立墓塔,我国著名的塔林,如少林寺塔林等,就是由墓塔组成的。秦淮区地方办公室对佛教深有研究的詹天灵告诉记者,南京地区的塔林并不多见,主要的是天隆寺塔林,保存十余座明清僧人的墓塔,如今已是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紫金山的万福寺遗址上,也有数座清代僧人墓塔。
据介绍,古代墓塔主要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等式样,但古林公园的这些建筑构件已经散落,无法判断其墓塔的具体式样。
将移入室内妥善保护
古林公园面积很大,但园区内几乎没有多少古代文物、遗址残存,那么,这些清代墓塔石刻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公园办公室的周艳主任告诉记者,老职工反映,从古林公园建园开始,这些“奇怪的石桌石凳”就放在那里了,“那儿以前是一个花房,石头构件本来是在花房里的,后来花房拆了,公园方面就地取材,将它们拼成了三套供游人休息的石桌凳。”
张殿亮则判断,这些石刻应该是古林寺遗物,是该寺历代高僧墓塔残件。古林寺的旧址,就差不多在如今的古林公园内。
史料记载,古林寺是南京古代著名寺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南宋时名为古林庵。明万历十二年,高僧古心成为古林庵庵主,并改庵为寺。古心在古林寺建坛,传授戒法,重兴律学。在他的努力下,古林寺成为“中兴戒律祖庭”,古心所建戒坛被称为“天下第一戒坛”,古心也被誉为“中兴南山律宗之祖”。清代,康熙、乾隆曾经多次为古林寺赐额赐名,古林寺成为南京三大寺之一。
在著名学者朱偰拍摄的老照片里,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古林寺的建筑还较为完好,大殿内悬挂“天下第一戒坛”的匾额。但此后由于战火破坏,古林寺大部分被毁,文物遗留下来的并不多。朱偰老照片中有一个古林寺石狮子,如今就保存在南京市博物馆。
昨天,在弄清楚了“石桌石凳”确系清代石刻文物以后,并且极可能是古林寺遗物后,古林公园方面表示,将把石刻移入室内进行妥善保护。而鼓楼区文化局则表示,将对石刻进行进一步考证,早日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名单。□本报记者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