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门牌,让你想家【新华日报】2011年1月13日 星期 四 B7人文版

(2011-01-15 15:25:12)
标签:

新华日报

老门牌高松

老街巷高松

城市纪录

门牌收藏

民间纪录频道

文化

分类: 媒体报道
老门牌,让你想家【新华日报】2011年1月13日 星期 四 B7人文版
老门牌,让你想家【新华日报】2011年1月13日 <wbr>星期 <wbr>四 <wbr>B7人文版

传  

  童年时你是否曾和小伙伴用弹弓打过墙上的门牌?长大后你有没有拿着纸条在大街小巷寻找过某个门牌?搬家时你是否总是忘记再看一眼那块已太过熟悉的门牌?当老房子都不存在了,一块块黯然失色的门牌,默默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看这块‘伏魔庵’,现在这个地方已变成钱塘人家大酒店了;‘黄泥塘’现在已拓宽成一条大马路;原来棚户聚集的‘西干长巷’,现在变成了秦淮河 岸边的休闲区。”手捧着一块块门牌,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发起人高松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的藏品。1995年至今,他在南京搜集了2000多块老门牌。 在他看来,这些门牌就像“U盘”,虽然小,却储存着当时的社会体制、邮政体系、区位划分、街巷布局、人文变化等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门牌,让原 本陌生的人们,找到了共鸣。

  2007年,高松在南京办过一次老门牌展,当时很多人都来找自己熟悉的门牌。人们兴奋地谈论着“这是谁家”,“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一位老 人看过展览后,又拉着老伴和孙子一起来看,因为他找到了当年的老宅。类似这样的事情,让高松很感动。他收藏这些别人眼中的“废品”,与钱无关,就是为了收 藏一种集体回忆。“我用了16年时间穿行在古都南京,收集记录了这份民间记忆,只为昭示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感伤,让它们用最单一的符号带你神游南 京。”

  2000多块门牌意味着什么?“南京消失的街巷几乎都在这里。”高松说。打钉巷12号、毛家苑8号、木匠营3号、小礼拜巷15号……蓝底白字 的、红底白字的,方的、长的,大的、小的,密密麻麻地摆了一地;戴家花园、小贵山、豆腐巷、六度庵、承恩里、评事街……听过或者没有听过的街名、巷名排山 倒海般冲击着你,让你目不暇接。

  门牌的收藏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更需要精力。只要不出差,高松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驾车来到拆迁地。当留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宅子轰 然倒地,当一条条街巷黯然消失,破瓦残窑里总会有高松的身影。“收集门牌,就是在用瞬间凝固历史。这一刻,门牌才会焕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像“酱棚营”和“狗皮山”这样已经消失的地方,门牌成为它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明。高松收藏的门牌越来越多,他在满足的同时又生出了更复杂的感情, “只有拆房子的地方我才会去捡门牌,有人曾说这么多门牌就像一个个墓地。虽然我觉得这种说法太悲凉,但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确实需要一点空间来怀 念。”

  搜集门牌的过程充满着酸甜苦辣。在大党家巷拆迁的时候,高松发现有一户人家大门口的围墙有些特别,看上去似乎有两层,外面一层新砌的,里面还有 一层老墙,新砌的墙上挂着一个蓝底白字的新门牌。高松的脑海中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这老墙中或许还有一个门牌。果然不出所料,外墙被砸开后,一个小牌子和碎 砖块一起掉了下来。“当时我别提有多惊喜了!”

  2003年的一个清晨,高松像往常一样在小巷子里寻找老门牌。来到吉祥街,他发现了一个即将要拆迁的住户。高松在户主开的小卖部里买了一听可 乐,和户主套起了近乎。聊了一个多小时后,高松把话题转到了收藏门牌上,户主不同意。下午,高松又去了,户主还是不同意。直到第四天下午,户主终于点了 头。“我可是和户主聊了80多个小时!”高松指着这块来之不易的“吉祥街1号”门牌说,“后来就有人开始卖门牌,当然都是卖给我,5块钱一块。谁知道现在 越来越商业化了,甚至有人偷门牌,而且他们也不卖给我了,因为卖给别人可以赚更多的钱。”这样的变化让高松心里很不是滋味,“门牌承载的是人间的悲欢离 合,本不应该用钱来衡量。”

  在搜集老门牌的这个领域,高松笑称自己是“独孤求败”,外界更是称他为“老门牌收集第一人”。高松告诉记者,有一个搜集了1500多块车牌的同 道中人,通过博客和他结成好友,那人竟然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作者方文山。不再孤独的同时,高松也有了更大的心愿。他希望等自己年纪大了,能开一个南京城市记 忆馆,将几千个门牌贴在墙上,“说不准哪位客人在漂泊多年后来到这里,看到某个门牌动情不已,因为那曾经是他的家……” 

  新华日报记者 徐宛芝 董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