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陈列馆无奈闭馆【金陵晚报】

标签:
老城南陈列馆无奈闭馆金陵晚报老门牌高松老街巷高松南京城市记忆 |
分类: 媒体报道 |
老城南陈列馆无奈闭馆【金陵晚报】
去过长乐路秦大士故居的人,对于设在其中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一定会记忆犹新。老南京人睡过的雕花床、城南人家的老门板、冬天孩子站在里面取暖用的站桶,甚至城南人曾经离不开的马桶……可惜的是,这样的陈列已经成为历史,由于秦大士故居另有规划,昨天下午,馆长高松和他的老物件无奈撤出。
老物件摆到了路边
昨天下午1点多,高松和他的西祠“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的网友们在秦大士故居忙进忙出,一件件记录沧桑的老物件被搬了出来,放在长乐路的路边,等待被运送到其他地方。一百多件老物件放在路边,立马吸引了很多路人停下脚步观赏。“真亏有心人把老物件收藏起来,我们这些老城南人看了之后觉得好亲切!”
秦大士故居另有规划
记者了解到,“老城南陈列馆”馆长高松长期以来致力于收藏南京老城南民俗文物,保留南京民间记忆。2007年5月1日,高松拿出他一小部分藏品,在秦大士故居内开办“老城南印象陈列馆”,很多早已告别城南老宅生活的人还专程到这里来寻觅往日旧梦。
昨天下午摆放在路边的藏品中,就有几件是老南京人都没怎么见过的,比如一个立方体的、柳条编的框子就很少见,围观的人们猜不出是做什么用的。网友“黑老包”是地道老城南人:“这是当年的‘帽筐’,里面空间大,适合摆放不能折压的礼帽。这物件摆在过去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得上!”
一个多月前,秦淮区文化局通知高松,请他抓紧时间把展品搬走,“区里面对秦大士故居的用途另有规划!”
老物件不展览很可惜
昨天下午摆放在路边的藏品中,就有几件是老南京人都没怎么见过的,比如一个立方体的、柳条编的框子就很少见,围观的人们猜不出是做什么用的。网友“黑老包”是地道老城南人:“这是当年的‘帽筐’,里面空间大,适合摆放不能折压的礼帽。这物件摆在过去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得上!”
一个多月前,秦淮区文化局通知高松,请他抓紧时间把展品搬走,“区里面对秦大士故居的用途另有规划!”
老物件不展览很可惜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多位城南居民,他们表示,和古代士大夫雅玩的“阳春白雪”相比,老南京人还是希望在秦淮河边的老宅里,看到更加贴近百姓市井生活的展览,重温旧日生活的老物件。
“这个我也清楚,可现在我实在没地方展览老物件啊!”高松告诉记者,他的这些东西目前只能放在距离长乐路不远的两座仓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