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2010-09-23 19:34:49)
标签:

高邮记忆

城市考古

高松拍摄

民间文保

老街巷高松

盂城驿

邮政史

旅游

分类: 江苏记忆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盂城驿详细介绍
引文今日高邮网http://www.gytoday.cn/gy/20071107-27183.shtml
在江苏高邮南门外馆驿巷内,有一座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它占地面积1 .6 万多平方米,由门、鼓楼、库房、送礼房、驿丞宅、驿卒舍、马神庙等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古风依旧。鼓楼是整座建筑的制高点,上面仅陈设一面大鼓,为古驿站 报时之用。登临鼓楼,浩渺的高邮湖、繁华的高邮城尽收眼底。

   中国2 0 0 0 多个城市中,高邮是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翻开《高邮县志》,早在公元前2 2 3 年,秦国即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供飞报军情、传递文书
之用,高邮因此得名。因宋代文人秦少游有描写故乡的诗:“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背;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又名盂城。1 9 8 5 年的文物普查中,高邮城南发现了盂城驿。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邮驿制度和灿烂邮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如今,盂城驿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远近闻名的旅游名胜。

  高邮驿站为隋唐年代8 6 个水陆相兼的大驿站之一。盂城驿为高邮知州黄克明于1 3 7 5 年所建。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北两京并设,两地联系频繁,明运河沿线成为明代最繁忙的驿段之一。运河沿线4 6 处驿站,盂城驿南有直通广陵、南京的邵伯驿,北有直向北京必经的界首驿、安平驿。因而,处于京杭大运河岸边的盂城驿非常重要。在高邮历代邮驿机构中,盂城 驿的规模最大。当时仅厅房就有2 0 0 多间,驿马1 3 0 匹,驿船1 8 条,水马夫2 0 0 多人,集邮驿、公馆、交通、漕运等功能于一身。明嘉靖三十六年,盂城驿大部毁于倭火,此后重修。清代初年,军费支出浩大,不得不压缩驿站经费。清代著名小 说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于康熙七年奉命查询高邮盂城驿,为他人代拟了一份呈折上报,其文后名之《高邮驿站》,收集于《聊斋文集》。文曰:“为站粮 毫厘莫办,差使斯须难支,下吏穷于吁请,倒疲重于呼吸,谨沥血呕心,仰求宪鉴,伏祈早画长策,以救一线危驿事……”,可见当年盂城驿的窘境。1 8 9 6 年3 月正式成立大清邮政。1 9 12 年,盂城驿废置不用。1 9 1 3 年1 月,北洋政府宣布裁撤驿站,盂城驿完成了传邮使命。

  我国邮驿发轫于殷商,终结于1 9 1 3 年。明朝鼎盛时期,全国共有驿站1 3 5 7 处。但由于战争、年代久远等多种因素,驿站保存极少。难怪人们称盂城驿为
“稀世之珍”。

  1 9 9 3 年,盂城驿一期修复工程开始实施。1997 年,盂城驿二期工程再度开工,修复了南门大街明清一条街,兴建了邮票交易中心、集邮爱好者活动中心
等仿古建筑群。1 0 月上旬,邮电部、江苏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在高邮隆重举行’9 7 中国邮文化节,万余中外邮迷涌入邮城,使盂城驿的游客总数突破1 0 万人次。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高邮记忆】盂城驿--系列16(高松拍摄)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