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沧波门、高桥门见8月9日--南京外郭城报道4

(2010-08-10 08:32:48)
标签:

南京外郭城

沧波门

高桥门

明城墙

城市考古

民间文保

金陵晚报

杂谈

分类: 媒体报道
南京沧波门、高桥门见8月9日《金陵晚报》老南京C叠/08
沧波门“鲤鱼背”有个“三步五礅”
“外十八”在哪里,记者带你去找沧波门和高桥门


    “老南京”版继续寻找“外郭十八门”,今天探访的是沧波门和高桥门。这两座南京东郊的外郭

城门,距离南京主城区不远,其门址并不难找到,而其附近古村老街上流传的有趣传说,南京城里人

很少听到,会感到无比神奇。

    高桥门是最后消失的

    昨天早上,记者沿着卡子门附近的土墙,一路东行,寻找高桥门。“高桥门的红皮萝卜,在老南京

人中素来都有口碑!”世居城南的赵先生提到高桥门,就想到萝卜。红皮大萝卜的诱惑,使得记者对寻

找高桥门门址充满期待。

    古地图上清楚表明,高桥门在上坊门和沧波门之间。记者在西祠“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团长

高松的带领下,来到高桥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南京城乡小村,来往繁忙的汽车在小村街道上扬起沙尘,

低矮建筑的墙上可以见到许多印有“高桥门”的地名牌。

    “高桥门是一个高大的门楼,就在我们村子的十字路口这个地方”。在村中心双麒路十字路口,一

个坐在杂货店门口的老人对记者说。据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先生 的研究,高桥门是南京外郭城门中最

后一个被拆除的,消失时间是1953年。因此,土生土长的、60岁以上的高桥村居民大都见过高桥门。

    当地一位姓张的老人告诉记者,高楼门建在土墙上,门洞是用明城砖砌的,有三四米宽,“这种天

气在门洞里乘凉非常舒服!”老人很怀念以前的高桥门带给人们的 清凉。老人还说,高桥门是当时一

个交通要道,门外有一座“高桥”,桥下的河可视作护城河。每天,门洞里行人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附近碉堡见证硝烟

    村民向记者介绍,1953年高桥门拆掉以后,门洞的石料就被丢弃在路两旁。在村民指点下,记者果

然在十字路口两侧都发现了一些明代石料。

    更有意思的是,十字路口附近百姓房子的墙上有大量的明城砖,这与“外郭城门是用明城墙砖砌

起来”的史料记载正好形成对应。村民告诉记者,1953年高桥门被拆掉后,城砖扔得满地都是,于是就

有村民把城砖捡回去当建材,也算是“废物利用”!

    高桥门地处地理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江宁县志》记载,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中国守

军曾在高桥门附近与日军发生激烈交战。寻访中,记者在高桥 门旧址附近的鄢家营发现了两个拥有多

个射孔碉堡,朝向日军来袭的东南方向。碉堡已经被村民挪作他用,但岁月在其身上留下的印记,却记

录着高桥门那一段血与 火的历史。

    沧波门门址有争议

    沿着外郭土城向东,高桥门下面一站就是沧波门。沧波门门址的位置,可以通过附近的沧波门前街、

沧波门后街、门坡、门西等地名来判断。西祠网友考察后认 为,沧波门门址在沧波门前街和土城头交界

处,即双麒路上一座水泥桥附近,而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考察后认为,沧波门门址是在五百户村1号、

2号之间。

    网友和考古专家调查的沧波门门址其实相距不远,当地一位周大爷告诉记者,沧波门毁于“鬼子来

的那个年月”,也就是抗战时期,而市规划局新出台的规划显示,2014年之前,有关部门很可能要复建

沧波门。

    与高桥门一样,记者在沧波门附近街巷的房屋墙上,也发现了大量明城砖。

    门前是一个“鲤鱼背”

    “我们沧波门曾经是一个繁华的集镇!”沧波门前街上的老居民严先生告诉记者。沧波门附近是运

粮河,当年门楼还在的时候,来往船只往往在沧波门外歇脚过夜, 第二天再进南京城。因此,明代初年,

沧波门前街两旁出现了很多茶馆、粮行、旅社、杂货店,“其繁华程度超过了周围的孝陵卫、马群、麒麟

铺等市镇!”祖上开 茶馆的严先生对老街当年的繁华念念不忘。

    沧波门一带最神奇的地方,是沧波门前街中间的“三步五礅”奇观。在严先生家门口,记者看到五

个直立镶嵌在地里的礅子,顶部圆形痕迹清晰可辨。正常人的步 幅走这五个石礅子,正好三步。严先生

说,沧波门一带经常发大水,但沧波门前街的地势却是两边低,中间高,被当地人称为“鲤鱼背”。洪

水再大,也不会淹到 “三步五礅”,使人称奇。渐渐地,“三步五礅”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将老街改

建成水泥路面,还特地将墩子顶部露了出来。

    居民们说,石礅子是明代留下来的,但具体作什么用,大家说不清楚。当地民间有一个传说,能够

验证这“三步五礅”的神奇。相传,明代初年,运粮河里有一条 鲤鱼精喜欢兴风作浪,百姓房子常常被

淹。朱元璋筑外郭城墙时,命刘伯温督造沧波门。刘伯温见鲤鱼精作怪,用一把叉子将鲤鱼精钉死在沧

波门前街上,后来,叉 子化作了“三步五礅”。以后发大水,“三步五礅”再也没被淹过。

    本期调查结果 高桥门门址: 高桥村十字路口处

    沧波门门址:双麒路水泥桥附近 或者 五百户村1号、2号之间
(《金陵晚报》C叠8版 老南京)http://jlwb.njnews.cn/html/2010-08/09/content_58576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