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晚报>明城砖上咋会有简体字2010年7月21日C叠10

(2010-07-29 08:06:24)
标签:

金陵晚报

城市考古

高松拍摄

古城研究

明城墙

明城砖

清凉门

文化

分类: 媒体报道
<金陵晚报>明城砖上咋会有简体字(2010年7月21日C叠10版老南京)
<金陵晚报>明城砖上咋会有简体字2010年7月21日C叠10

近日,西祠“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网友在拍摄明城墙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600多年
历史的明城墙城砖上竟然有一些简体字。网友将这一发现告诉本报记者:“简体字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才大规模推行的,明代城砖上怎么会有简体字呢?”
    网友们是在清凉门一处城墙上发现刻有简体字的这块城砖的,简体字为“刘”。这些城砖上
的铭文是这样的:“总甲刘  成 窑匠谢七”、“安庆府桐城县提调 司更刘惟中 洪武七年”。
网友对记者说,“刘”的繁体字为“刘”,在简体字通行之前,历朝历代文献、档案中的“刘”
都写成“刘”字,而城砖上出现简化的“刘”——“刘”,让人觉得奇怪。
    历史资料记载,朱元璋下令建造南京城墙时,对于城砖的问题格外关注。对于质量不过关
的城砖,朱元璋是一定要追究责任人的。因此,朱元璋规定,城墙砖上要印 上烧造的地区、
单位、负责人姓名、窑匠姓名、人夫姓名等信息,以便追查起来有所凭据。“如此说来,城墙
铭文也不是随便刻上去的,这些工匠为什么敢于刻上简 体字‘刘’呢?”网友表达了这样的
疑问。
    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著名书法家徐畅先生。徐畅告诉记者,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趋势。
汉字简化现象从魏晋就已经出现了。到隋唐时,简体字逐渐增多,在民间 尤其普遍,被称为
“俗体字”。因此,虽然简体字“刘”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推行的,但不排除明代时,民间
下层人士就已经习惯地“刘”写成“刘”。不过,一 个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字”出现
在被朱元璋看重的明城墙铭文上,这就是一个不大容易说清的谜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