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代和尚桥--108期活动侧记(高松拍摄)

标签:
南京明代和尚桥城市考古高松拍摄古城研究南京外郭城南京日记杂谈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南京明代和尚桥--108期活动侧记(高松拍摄)








引用网上文字!
昨天本报A29
版刊登的《运粮河古桥荒草萋萋》一文,讲述了南京运粮河沧波门段有一座古桥,古桥主体面貌相对保存完整,但因年久失
修破损很严重。报道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昨天记者获知此桥名为“和尚桥”,属明代建筑,由于曾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资金缺乏。
是
所剩不多的明代桥梁
昨天下午,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女士与记者联系,说看了记者有关运粮河古桥的报道,深感这
座桥理应得到保护。她说,文中所讲的“河上桥”应为“和尚桥”。她曾经在那一带生活过,而且自己也是从事文物方面的研究者,对此桥略有知晓。该女士说,这
座桥十多年前还走过汽车,被河道两侧居民作为交通通道,可见这座桥很坚固。据她了解,这是明代的石桥,在运粮河及其支流上有好几座这样的桥,如今只剩下这
一座。“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建筑》一书上有此桥的记载,作者就是知名学者贺云翱教授。”该女士说,她了解到这座桥的名称大约是与一个和尚有关,桥
边曾经有一座寺庙。随后,记者联系了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贺云翱教授,向他了解有关此桥的背景。贺教授说,他曾经和
几位专家到沧波门考察这座古桥,古桥的石材和结构均为明代。当时,桥上还有凋零的几根栏杆也是青石的。“像这样相对完整的古桥,在南京已经不超过十座。”
贺教授说,南京所保存下来的明代石桥主要分布在明故宫、明孝陵、溧水、栖霞、秦淮及雨花。
对研究当时交通极具
价值
贺教授认为,保存下来的明代桥梁的数目与南京曾作为明代都城已经不相称,因此保护好“和尚桥”极为重
要。“明故宫遗址的五龙桥和明孝陵的其它石桥主要是宫城礼仪性的桥梁,当时并非主要用于交通。而中华门的长干桥、雨花的赛虹桥在当时虽主要用于交通,但现
在多已修复翻建,原貌遭到破坏。独有和尚桥保存相对完整,也有研究当时交通的价值。”贺教授说,和尚桥所在的位置就是古南京城的外廓,和尚桥是位于运粮河
支流上的一座桥,主要功能是南北两岸居民的通道,通过这座桥可研究明代的造桥工艺、外廓的交通状况、布局、经济文化等等。
几
年前就被列为区级文物
记者又询问该桥是否还能够保护好?贺教授认为,这座桥虽然桥栏没有了,但主体结构和石
材都保留完整,完全可以保存好。
记者当时在这座桥周围探访时,没有发现周围立有文物保护的石碑。昨天下午,记者从江宁区博物馆
周馆长处获悉,这座桥在几年前被列为区级文物,由于只是区级文物,加上资金缺乏,所得到的保护也相对缺乏。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引用网上文字!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