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2010-05-26 08:14:36)
标签:

南京记忆

南京天隆寺塔林

高松拍摄

古塔

古寺

佛教遗址

明清石刻

文化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南京记忆】南京天隆寺塔林1--正知(高松拍摄)


引用下述网文地址:http://www.book-hotel.cn/date/200906/5119.html
南京天隆寺塔林是佛教南山律宗中兴初祖古心和尚和古林寺、天隆寺历代祖师的安葬地。古心是中国佛教律宗南山正宗 隋、唐以来的继承者,明、清乃至近代律学研究的开拓者。古心圆寂后,其全身塔即建在天隆寺后玉环山上。明万历皇帝亲笔题赞:“瞻其貌,知其人,人三昧,绝 六尘,昔婆离,今古心。”古心和尚对佛教律宗的重兴功不可没。

  据考证,天隆寺塔林自清以至民国共有大小墓塔50余座。塔分塔基、塔座、塔身、塔顶等数段,经精雕细刻、投榫堆砌而成。多为四面或六面形实心石 塔,部分塔身为腰鼓形,其正面刻字。塔的石刻纹饰、花卉、动物等都是精美的高浮雕,线条活泼流畅,风格细腻洒脱,是研究明、清石雕艺术的实物资料。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有苗圃、池塘,北有明代遗迹玉乳泉,翠竹深隐,环境优美。清代以来,寺、塔多毁,难复旧观。1982年文物普查,清 查出部分构件,其中有碑文的塔身7件。1986年以来,陆续修复了“安龙锡公”和“古心初祖”等墓塔。

  天隆寺塔林的塔多为四面或六面石刻,分塔基、塔座、塔身、塔顶等,经精雕细刻、投榫堆砌而成。石刻花卉、动物、纹饰等,都是精美的高浮雕,线条 活泼自然,风格细腻洒脱,是研究明、清雕刻艺术的极好实物资料。这里原有石塔50余座,经历代战乱,现存有字塔身8件。现已重新竖立墓塔6座。

  天隆寺塔林所在的玉环山上,现仍依稀可见塔院围墙底基。古心塔坐东面西,依山势成太师椅形,前面呈倒“八”字形依次排列古林寺历代祖师塔。稍 南,是天隆寺历代祖师塔。塔林向西,下数层石阶,是一块长方形平台,约数百平方米,原排列供佛界祭祖用的石蒲团,现已长满翠竹。平台向西,是天隆寺遗址, 落差达两米以上的垂直面显残垣断壁状,古痕斑斑。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