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护南京江宁祠堂【扬子晚报系列报导之三】

(2008-12-15 10:48:42)
标签:

保护古村落

江宁明代祠堂

老街巷高松

南京纪录团

孙家祠堂

扬子晚报

文化

分类: 媒体报道
保护南京江宁祠堂【扬子晚报系列报导之三】--专家提出建议:古祠堂可改建民俗馆
保护南京江宁祠堂【扬子晚报系列报导之三】

50多志愿者昨去孙家祠堂拾砖瓦,专家提出建议 HxS#,%  
古祠堂可改建民俗馆 3 'YORh^N_  
#!2w7  
王颖 雨馨 吴俊 "_8)!2h1v  
,+ " x/@  
 昨天早上8:30,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和孙氏联谊会的成员以及多位热心市民,共50多位志 L}3p(6  
愿者,在新街口新华大厦楼下集合,浩浩荡荡前往江宁孙家祠堂。志愿者在拾砖瓦的过程中,发现了 QCK%KyI  
很多有价值的石鼓、条石、瓷片等,甚至还有战国时期的碎陶片。昨天前往现场的原江苏省社科院副 6w^44%Y#  
院长孙观懋先生建议,将孙家祠堂改建成民俗馆,供游人参观。 -j-"g.6Ou  
,qf�>np&V  
  祠堂附近发现散落石鼓和条石 @H}|v/0g$

志愿者稽先生在祠堂西北边的菜地里发现了很多石鼓、青石、青砖、小瓦等,立即向专家戚建祥 T42WmZu  
汇报。戚建祥是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专委会委员,专门从事轻型木结构的研究。他告诉记者,这些石 -g tl0&  
鼓、条石都很有价值。戚先生解释,石鼓的中间有一个洞,是用来插木头柱子的。木头最怕雨水,俗 YqEHW�\4"  
话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两三年,意思是干木头可以保存千年,浸在水里的湿木桩也能保存 ^B/r@/TZ  
千年,木头最怕半干半湿,两三年就会烂掉。由于石鼓的形状特殊,雨水浇在上面就会沿着斜面流下 +cG@Sf51  
去,不会淋湿木头。 .xZv;fyeJP  
hv!FA ~  
  祠堂的东北面也发现了三四面古墙和门洞,西面有四块廊檐石,志愿者将它们原地保护起来,专 H3$Hb+%  
门绘制了地图和标记,供有关部门参考。

戚先生说,据他考证,这座祠堂应建于1600年—1700年之间,是典型的传统木结构的房子,在 [CTT�]ikh  
南京这样的房子已经不多了。他曾多次去四川、安徽、福建等地考察,这种老房子人家都保护得很好, >{7%sL@%  
孙家祠堂作为明清故居,而今沦落成这个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ww1T<c?l  
4fGTTp  
  祠堂内找到战国碎陶片 YG-A!Nf]  
^>VH  
  市民黄乃海先生是一位对文物颇有研究的民间收藏家,昨天,他在拾砖瓦时向众人展示了他发现 l#MGKxE8C  
的战国时期的碎陶片和康熙乾隆年间的碎瓷片,让大家大开眼界。怎么知道这是战国时期的陶罐碎片 9{ZO(8-+  
呢?黄先生说,战国时期的制陶工艺和现在不一样,不是整个拉坯,而是先把泥巴搓成条,再一层层 @mjyoR  
叠加起来,然后再用麻布包起来起固定作用,这块陶片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一层叠加的痕迹,并能看到 >r_A<L.  
网格状的布纹,因此他断定它是战国时期的。随后,黄先生又进一步解释他发现的瓷片就是康熙乾隆 9VSFZau'  
年间的。他说,这些瓷片上的青花色彩鲜艳,是从波斯进口的含钴的青花料制成的,而且碗底的凹槽 d='Ech ?  
深度高于底部外延。 V>^ :J.  
FFQ1;HfL  
  黄先生对古祠堂的破坏情况也深感惋惜。他说,南京在保护文物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应该多学习 YPb aYcR  
西欧保护文物的理念,如果财力不够,把它承包给有能力的私人来经营管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他希 ;Y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