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

(2008-12-01 06:18:41)
标签:

扬州记忆

老街巷高松

老物件高松

城市记忆

扬州拍记

曾公祠

文化

分类: 江苏记忆

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

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13(曾公祠)--南京纪录团拍记

同治十二年(1873),盐商在今康山街20号处建造了曾公祠,纪念两江总督兼管盐政的曾国藩。曾国藩既是朝廷重臣,又是盐商靠山。曾公祠是朝廷批准,盐 商投资兴建的,现在康山街20号处形成的一条小巷,就叫曾公祠巷。如今,曾公祠还保存了门楼、大厅、照厅。1962年,扬州市政府把它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盐宗庙为何改名曾公祠 

扬州新闻网讯 (记者 陈跃) 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我市将恢复开放国内目前仅存的盐宗庙,消息传来,引起众多老扬州的关注,盐宗庙在哪儿?昨天,文物专家晏炳森向本报提供史料揭秘:扬州盐宗庙即是市级文保单位曾公祠,因存世仅一年,后改祀曾国藩,所以鲜为人知。

  “在中国盐文化史上,扬州盐宗庙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晏炳森说,1936年出版的《中国盐政史》曾记载:“全国盐宗 庙,仅自贡 、扬州、泰州三处,今均已不存。”自贡盐宗庙叫盐神庙,供奉的是管仲。泰州盐宗庙早于扬州盐宗庙修建,主祀煮海为盐的宿(夙)沙氏。1873年修建的扬州 盐宗庙格局与泰州盐宗庙大致相当。晏炳森说,《中国盐政史》记载的三处盐宗庙并非“均已不存”,只不过扬州盐宗庙改变了用途。

晏炳森提供的《两淮盐法制》记载了一篇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两淮盐商集体上呈的“折子”,意思大概是:非常感激两江总督兼管两 淮盐政曾国藩为广大盐商开通了长江盐路,未来得及报恩曾公就去世了,不敢动用公款,现准备将盐商们自己捐建的盐宗庙改建为曾公祠,请朝廷同意。这个“折子 ”当年就“批复”了,于是,1873年修建的扬州盐宗庙1874年改祀曾国藩,存世前后仅一年时间。   晏炳森透露,根据他的建议,修缮后开放的扬州盐宗庙正殿将祀宿()沙氏、胶鬲、管仲三位盐业始祖,两侧为十多幅金色漆画,分别反映收盐煎盐捆盐等一系列清代扬州盐务盛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