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

(2008-11-25 19:45:07)
标签:

扬州记忆

城市记忆

老街巷高松

扬州拍记

粉妆巷杉木大厅

旅游

分类: 江苏记忆

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

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扬州城市记忆系列之9(粉妆巷杉木大厅)--南京纪录团

粉妆巷
  原名榆柳巷,传系常府女眷梳妆楼所在,故有此称。旧有胭脂井,水色红,传系女眷们梳妆时所染,久为居人填废,嘉庆十二年(1807),阮元搜寻古迹,有以四眼井指为胭脂井者,后汲水试验,始知其说不确。

  民间故事: 扬州老城区甘泉路南,有条不太弯曲的小街道,其间点缀着一座与众不同的江南格调的大院落,它的主人便是常遇春。当常遇春在洪武元年(1368),以江南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的身份,移师驻扎扬州之际,扬州府衙官员们便提前建盖了这座元帅宅院,常府所在巷道改名叫常府巷。此后,扬州城里的扬州教场,成了常大元帅训练兵马之地,辕门成了他阅军必经之道,禾稼巷是他的粮仓所在地,实惠巷里有他的厨师和厨房。常大元帅时常从城边的张甲桥启程出征,凯旋时则常常在流水桥下歇息、饮马。后来,又因他对蓝夫人疼爱有加,北伐时,从大草原带回羊脂给夫人润肤,东征时,从西湖带回香粉让蓝氏抹搽。知道内情的人们于是又悄悄地为常府巷取了一个温馨的别称——“粉妆巷。那粉妆巷、常府巷一带的水很有名气,尤其是常元帅府旁边一眼叫做四眼井的地下泉水,自古以来清澈见底,自从常府建好,常遇春家眷入住之后,味道变得更加甘甜清冽,远远近近的人们都爱喝它,并视四眼井为神井。戎马倥偬的常遇春的身影,自此不时在南京、扬州之间闪现。常府巷,粉妆巷的故事、名声也由此远播四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