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街巷高松城市拆迁老门牌高松老城南高松南京记忆自行车厂大桥牌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发现地:南京雨花西路137号
记录人:高松(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发起人)
记忆中渐行渐远的车轮
车的名字和当时很多产品一样,洋溢着老南京人的自豪骄傲,
叫做“大桥”。 与手表、缝纫机比起来,“三大件”中自行车
最昂贵,但也最实用,自然成为市民争购的热门商品。
1970年10月,秦淮区政府在位于西止马营48号的南京轻工机械修
配厂组建了自行车厂筹备处,筹备处还有个更具气魄的名字,叫
自行车会战办公室。的确,南京能有自己的地产自行车,要归功
于那个时代激情四溢的“大会战”。 生产出的第一批大桥自行车,由50多位工友骑着,从工厂所在的安德门出发一路骑到南京市政
府报喜,厂里的老工人回忆说,骑在车子上那股骄傲和自豪的劲
头,至今令人无法忘怀。
计划年代购车票一票难求
市以后供不应求。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南京自行车总厂花巨资
引进了德国和法国最先进的生产线,原先的手工喷漆,变成了电
子喷漆和自动烘干,用耐火砖砌成的盐炉也被德国的自动焊接生
产线代替。流水线作业让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大桥”也有了
新兄弟,“飞马”等相继问世。1986年与常州联合,生产闻名一
时的“金狮”牌自行车。1988年全厂的整车年产量达到了35万辆,
职工有近两千人,这也是南京自行车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门口
白底黑字的牌子上还写着“南京市自行车总厂”,里面至少已经
出租给了六七家不同的单位。不过今年,连这块牌子也将消失得
无影无踪。 到处空空荡荡,很难想象当年就在这里,全国各地涌
过来排队等候提货的卡车蜿蜓数百米,一直挤在外面的马路上,
门卫和厂里保安都忙个不停。而现在,一路大摇大摆进来也没有
任何阻拦,想问个路都找不着人。
量达到了1200万辆;另一个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唯一这家自
行车厂的厂址已划入储备地块,不久将进行拍卖。或许,“大桥”
这个地产老名牌真的要彻底淡出我们的视界了。
行车,一辆是1911-1925年间生产的东德飞鹰车,现已成为南京
最古董级的标志,一辆是1950-1965年生产的英国凤头28型,完
整的9成新,保存已成为国内不可多见的样本,还有一辆美国1912
年的设计风格产品的童车,已成为国内最顶级的古董老车!5000
年的中国文明是在民俗中传承,民族的历史和谐是人们一起保护。
我们行动、我们是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参考资料:现代快报)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