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不出的风景》的笔记-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2012-11-21 21:51:14)
标签:

2012

杂谈

分类: 偶然有的某些心情
 《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是作者苏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因为苏力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贴近年轻学生的心灵与生活,这些致辞在当时就引起了校园轰动,并逐渐成为每年6月(毕业)和9月(迎新),学生以及毕业生们翘首期待的一道风景。并且从苏力开始,引发了一系列大学院校长们的清新致辞风气,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在书中,苏力还专门写文章讨论了大学致辞与政治修辞,表示他表里如一的致辞理念,对于教育界的同仁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有几段很符合我现在对某些事情的想法,给自己警醒,也与君共勉。

社会和学校不一样。在校园,个人努力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奖励的是你的智力。社会则很不同。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是中心--老师--确定的,而是由分散--众多消费者--确定。 也因此,才有这种“脑体倒挂”,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它,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钟书或纳什。   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人才期货,讲,也是将之折算为现货。你可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作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就失去了。“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们自己则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不是安慰剂,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少现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许是一次成功诉讼。 我不担心你们没有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而更多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地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轻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勇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