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是今年6月末的事情了,因为种种,没有整理照片,没有整理回忆,补上一篇
头一次到香港是冬天,从家里过去,这次是夏季,感觉都差不多
下了飞机,吸吸鼻子,呼进的是湿润的空气,久违的南方的味道
这里依旧很小,天空一定要在45度以上的角度才能看见

还是很喜欢这个城市,倒不是因为她的繁华,应该是这个城市里还有很多传统的味道
满眼的繁体字始终传递出一些复古和莫名的亲切感
吃是永恒的主题,照着攻略找到这家牛肉丸店,再次领教什么叫好酒不怕巷子深
店在一个菜市场的底角,来回找了几遍才看见,几乎就错过了
地道的港式感觉,靠墙有3张桌子,几个电扇,老板不太招呼客人,默默来,默默吃,默默的走
卖相一般,味道一流,吃过一遍还不过瘾,又拉着H吃过一次才罢休


再就是去了庙街,当年大学时代充满幻想的地方
貌似是山鸡还是十三妹的地方吧,入夜后吃客遍地,熙熙攘攘的感觉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少不了的烧鹅饭

这次还了过一个心愿,就是去了兰桂坊
想当年也是对这里期待的不像什么,终于来到
在路边的超市里买了啤酒,站在街边聊聊看看,这里的人貌似都这样
下过雨的空气里在这里掺杂着欲望和冲动,黑丝、吊带、书生、型男、鬼佬鬼妹、北妹潮男,应有尽有
都想在这里得到点什么,放纵点什么



走在香港,总觉得停不下,周围的人们都是匆匆而过
去了中环和铜锣湾,在街上、地铁里,人都在赶往某地似地,脚步一慢,总觉得会和迎面的行人互撞
在这里,只看路上的行人,根本分不出是身在什么地方
弹丸之地,英国人、美国人、印度人、非洲人,能想到的人在这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圈
传统、现代、异域、本土,在这里交织,构成了层次丰富,五彩缤纷的香港


从天星码头到尖沙咀的天星小轮,是这个城市有一张复古的名片
晃晃悠悠的坐着,感觉又像是回到了当年的武汉,从武昌到汉口的江汉路去耍
只是这里的船要更老一点,还是老式木座椅,船开后觉得时间都静止在水面上
从磨花的轩窗看出去,反而是两岸满是霓虹灯的高楼显得不真实了
后来,才能理解当港府要取消天星小轮的时候,民众为什么要有那么大的反应
犹如家里要创卫,取缔小面馆子,应该大约是那种感觉吧

没有带单反,就是用手机拍了些照片,有些还好,有些不满意,没有留下天星小轮的照片,一点小小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