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没有些更无聊的事情可以做?

(2012-09-19 23:55:06)
标签:

2012

随感

南京

杂谈

分类: 偶然有的某些心情
    有没有些更无聊的事情可以做?

    前几日的事情沸沸扬扬,路上也亲眼看到,就在前方几米的地方,感觉非常不好
    今天得知单位一个同事出了点状况,原因非常无聊也很无奈,感觉更加不好
    晚上在路上看了下最近的头条新闻汇总,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最后活生生被演绎成一出出闹剧

    作为一介P民,不是热血青年,也不会血涌上头,干出些不和谐的事情,只是有点觉得悲哀
    去年BBC出过一期纪录片--《寿司之神》:
    主人公是现年86岁的小野二郎,也是是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被称为“寿司之神”。在日本地位崇高,“寿司第一人”的美誉更远播全世界。终其一生,他都在握寿司,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甚至为了保护创造寿司的双手,不工作时永远带着手套,连睡觉也不懈怠。
  片子里的刺身看着超级诱人,每人每顿400美金,至少提前一个月预订。店里只有最简陋的10个座位,洗手间位于店门外。每天早上,他亲自从最好的鱼贩子那里买鱼,从最好的虾贩子那里买虾,从最好的米贩子那里买米。米贩说,海逸酒店的人曾找他买米,但他不卖,因为觉得他们会暴殄天物。他只把好米卖给小野二郎。鱼贩说,他只从码头上收购最好的鱼。“一地的吞拿鱼里,只有一条是最好的,我就买那一条,要么就什么都不买”为此鱼贩花很多时间细细比较,也为小野二郎认可他的方式而感到自豪。 
  “我们是握寿司的专家,但他们是鱼、虾和米的专家。”小野二郎极其重视细节。他多年来亲自去鱼市,直到七十多岁时在鱼市心脏病发作,后来才改让大儿子去。但在厨房内,从醋米的温度,到腌鱼的时间长短,再到按摩章鱼的力度,小野二郎依然亲自监督。 
  “我从没有一天厌倦过我的工作。”小野二郎坚信,一旦你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就要爱上你的职业。八十五岁高龄的他,仍在追求完美。他说自己做的事全无诀窍,只是坚持,和不断重复。数十年如一日。 
  “顾客以为我是明星,可是鱼和米到了我手上时,98%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小野靠近镜头,好像在说一个秘密。他指的是采买食材,及复杂而细致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现在主要由他的大儿子和学徒完成。
    而在他的店里,首先必须学会用手拧毛巾,毛巾很烫,一开始会烫伤手。但你没学会拧毛巾,就不可能碰鱼;然后,你要学会用刀和料理鱼。十年之后,二郎才会让你去煎蛋。

     十年了,你连鸡蛋都煎不好。这是浪费时间,挥霍生命么?
     75年,就在10个位置的小店里顶着神的名义一直做寿司
     那我们现在标准来说,这样的行为在社会里的推动不了社会发展,不能为GDP做贡献,甚至跟一般国民的幸福感也无关
     或许更多的人会说,太无聊了,在这样的事情上坚持下去,有意义么?

     也许我们真的是很缺乏在这样无聊的小事上去坚持做一段时间。
     多半时候,我们做事情只有一个标准--有用与否?
     这样就使得现下的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好好学习,考上好初中,然后考上好高中,然后就能上好大学,然后可以找到好工作,最好是能进到体制内,那样就可以有好房子,好家庭,好的一切,什么都不用操心
     当然,这个过程对大多数家庭和孩子来说都是艰苦的,需要上这种补习班,各种兴趣班,学习很多在长大后必然被遗忘的知识和爱好。只要有利于考学加分,只要有利于找个好工作,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一切想法都可以忽略,一切陋习都可以无视
     如果有个强大的爹,哪怕是干爹,这一过程的时间可以缩短不少,但最后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第一是有权,第二是有钱!  
     
     再然后呢?二郎说“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很认真努力工作,专业也不精益求精,希望钱多一点,空余时间多一点......”我觉得是现在无论大人小孩多半都是这个想法,对于任何需要吃苦的事情,不一定有收获的努力,可能受到伤害的冒险,都是毫无意义,有损现实,非主流的另类,要批判,要打击,要扼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长时间的洗脑和各种引导,头脑就变得越来越简单,因为不需要价值观,不需要思想,容易被忽悠,容易攻击他人,容易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主流群体,滋长出种种。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爆发出来,危及社会,危及他人......
     
    说到底,还是中国人的“官”念太重,经过长时间的各种学习和洗脑,进入工作岗位后,不是钻研怎么把业务搞好,却是稍微有点经验有点进步,就觉得年长同事做的事情我也能做,领导干的我也能干,所以我也能当头,大家都想当官,于是把业务落下了。 
  终究,是这个社会让我们太浮躁,太功利,太以结果为重。 

    刚买上相机的时候,常去拍照,抱着娱乐的心态,什么都拍,过了阵子,有些朋友夸奖,于是飘飘然,有些问过是不是有这个天赋,如何提高到水平?我答不出
    最近一两年,工作有点繁重,拍照的事情基本放下了,但一上网,看到以前认识的不少朋友进步不少,自己转而去拍,想去追赶他们,最好能拿出点上好的作品,哪怕洗出来挂家里也是好的。但这个东西急不来,现在的水平反倒是离几年前还差了不少,追求结果,忽略了技法,不如在不经意间捏几张的乐趣来得强烈
    我理想的状态是和自己赛跑,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做的更好,就是进步。专心去做事情,时间会好过很多,明天到来也顺理成章。拍照、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一样,只要每天不断重复的努力,前方看来遥遥无期,而某天忽然转身回望来时的路,会发现轻舟亦已过重山。
     
     若我有幸,希望在有生之年到“数寄屋桥次郎”,去品尝一下小野先生的寿司
     感受下他那份执着和完美,也许那时我会找到内心对有些问题的答案

    ps:贴上一张在青海湖同行朋友拍的照片,那天从黑马河出来遇上下雨,路上湿滑,天气阴冷,只有前方光亮处是我们前行的目标和动力,就是一下一下的踩着踏板前行,没有投机取巧。这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雨还越下越大,有一阵大到看不清前路。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哥们说,骑过了这个天气的青海湖,就不怕骑川藏线了。我没那么多的时间,但是觉得,这路我也过来了,坐车也就几个小时,骑车却要了4天。虽然寂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攒了些无畏的东西,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未来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只要坚持,会有不一样的经历和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暮色
后一篇:10.1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