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重的肉身》和《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2010-10-09 20:55:03)
标签:

刘小枫

沉重的肉身

生活

我记录

随感

文化

分类: 偶然有的某些心情

     某同学要去北京很长一段时间,临行前让我找几本书,好让打发那些个或许孤单的夜晚。没怎么想,脑子里变跳出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和《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这2本。

     为什么要选这2本,没有什么必然的理由,只是觉得在寂寞的他乡,如果有心有闲,去看看他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几年前,在兔同学的推荐下买过他的《沉重的肉身》,便一发不可收拾,直接收下了刘小枫的所有著作,一气读完。也许就是这次与书的邂逅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在已经人迹稀少的小道上渐行渐远?!豆瓣上有人曾经评论道“凡是喜欢读刘小枫的人,内心中难免会有一种近乎绝望的死感”。可能是由这么一点吧。

1.

    在我们老去的路上,应该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岔路:一通无欲,一通隐忍,一通灵魂,无论选哪一条,风景都还可以。无欲之路,风景普通,路上平淡,走到头也没有渴望也没有激情,但不会有人生重复机械的恐惧和个人激情失落后的悲伤。隐忍之路是成就之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承担起相当的责任,博出一番功名,或成王或成寇,不缺身后名,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有自我真实的情爱和欲望,难免遗憾。灵魂之路是自我追寻之路,每一步都由内而外,是真实内心的指引,是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和情爱,但美丽的总是珍贵的,也都是极为脆弱和易逝的,不得不常常受失去的伤痛,并因此自我怀疑和感到绝望,更要命的是还必须得坚持自我选择和自制可怕的欲望,必须包容和体谅生活的不完美。

   我想,选什么,哪怕是这条路上走走,那条路上晃晃,都应该要对自己诚实,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不能因为虚荣或者恐惧或者盲从就转向,更不可调头。走别人的路,那是最悲惨的事。从“应然”的习惯性思维里面走出来,冷静地思考自身的性情和遭遇的环境,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常常地习惯于遵循一直以来的道德范式,从不去问为什么。

  在《沉重的肉身》里有一章是关于薇娥丽卡,是最为我所欢喜的一章,也是我的答案。

    第一次看到“每当歌唱到恍兮惚兮的境界,薇娥丽卡就想同自己心爱的男人做爱”这句,和大多数精力旺盛的小年轻一样,对做爱这样单纯的事情抱有超常规之浓厚兴趣,觉得基于心灵共鸣基础上的肉体表达,则更具有特别的美感。但是后来再看电影,再看书里的评论,好像再说不出什么。对于薇娥丽卡,能死在歌唱的舞台,死在高潮中,有了深深的敬意。有时也突然想像她那样在最灿烂的时候死掉,可以不用感受掉下来的肉身。

   不过到底究竟是肉身套住了灵魂还是人自我作贱弄脏了灵魂?但究竟是哪个我胜过了哪个我呢?我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若是自杀,又是如何的等式或者不等式???不如做梦去吧,不如醉过去吧。好歹梦一回、醉一场也算是逃避了眼前的宿命。因为在这两件事情当中,不知道自己是谁,自然也不知道肉身的重量了。

 

2.

    对于《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我算是“这一代人”的“下一代”,有点吃力。因为没有读过蒲宁的《故园》;没有读过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那些苦难的记忆也没有真正触动过灵魂的伤。唯一也就是小时候读过几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看过大部头,也看过连环画,那时已然有了郑钧,有了灌蓝高手,有了四大天王,有了彩色的记忆,没有能恋上冬妮娅,没有恋上保尔,更不懂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无产阶级,唯一留下的记忆是他们很伟大,而伟大是什么?但刘小枫应该是恋上了冬妮娅,“这一代人”中有很多几乎是同时偷偷恋上了当时不敢恋的冬妮娅,他们真正理解了冬妮娅身上缭绕着的贵族气质,懂得她构筑在有着鲜明时代烙印小说中的个体生活理想。

    但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文明灿烂的外表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忧虑,该留给谁?《记恋冬妮娅》里有这样一段,“一个少年男子的尸体。他身上只有一条裤衩,太阳穴上杯插入一根拇指粗的锈迹斑驳的钢钎,眼睛睁的很大,想在问着什么……眼白上翻,留下很多眼白。”文字中的情景已然离得很远,读来却觉得就在眼前,真真切切的。

   我喜欢刘小枫的这本《怕和爱》,是因为好像给了一点点的曙光,在云雾里拨开了些天日,给了一些路子,让人去思考这个世界。

   “人自身并不具备谅解和赦免的能力,只有在上帝的爱中,人才能获得谅解和赦免认为的和自然的伤害的能力。”

    刘小枫相信生命的“彼岸”的,他认为人自身无法穿越生命的长河,研究西方神学的他坚信只有上帝可以帮助我们。

  “人只能在谅解和赦免中走出误会编织的生命之网。谅解不是遗忘,强迫遗忘自己的受伤或不幸,等于自己的受伤或不幸还在继续伤害自己。谅解伤害你的人或赦免自己偶然造成的过错,其实意味着:活着,但要记住,意味着生命的爱的意志比生命的受伤更有力量。”   

   大约这就是上帝帮助我们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骑上秦岭
后一篇:又是分岔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