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q上非常难得的和T同学讨论了共同正在面对的现实问题。之前虽然说过一些,但是没有讨论里说的那么的透彻,谈话的对象也是刺激自己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聊天中谈到过,古人能够留传至今的东西是必然的精华,比如三十而立。旧时是官本位,现在也是。30之年纪,正值下有子女教育,上有父母需要照顾赡养,婚姻步入平淡的轨道的时节,每走的一步,都是对自己人生成熟的一大促进,此时之立,是内里强大的一个重要阶段。佩服古人的这个总结。看看周围,但凡过的幸福的,30的年纪必然是家庭温馨有加,事业达到质变之前的积累末期。固然有人说是先立业,其实中国这个社会还是继承了太多的遗留传统和观念。少时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共性,从本原上是剥离不了的,即便自己能够升华,能够放下这些,环境也不会允许你如此的叛逆。
小胡那样的人是特例,可他同样要面对生老病死,养儿送终,也是逃不过世间的那些圈圈套套。他们的身上有太多的个性,可内里依旧还是那些东西。现在的我们,大多数都应该在实现儿时的梦想,要住大house,有车开,漂亮的老婆或者帅气的老公,境界高些的是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空间,随性的工作。再过一些年,步入中年的时候,应该就是结合学来的经验和道理去完成一些现在的梦想吧。
最近有些问题想的比较多,貌似外表越来越刚强,笑的越来越少,内心却越来越敏感。
想起前几日看到的一句话: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不过话说回来,就要三十了,可现在究竟站在哪一个时间点上?
http://lh4.ggpht.com/gavinlau23/SBgJGcnyRuI/AAAAAAAAAVI/hMeAGCCM88M/s800/%E6%89%8B%E6%9C%BA%E8%AE%B0%E4%BA%8B053.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