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藏在小巷的历史--西安唐天坛遗址

(2008-05-03 00:58:12)
标签:

杂谈

分类: 长安!长安!!

   很早就知道西安也有个天坛,师大南边有个天坛路,进去不到300米,有一个废弃的操场,旁边被围栏围起来的黄土堆就是曾经在隋唐时期神圣的天坛了。

   遗址是没有开放的,既然去了,不进去实在有些遗憾,只得当了会小人,在一群小孩子诧异的眼光中翻了进去。踩到千年前的夯土堆上时,激动的心情远远不及被看门的狗咬的担心,好在这个地方貌似没有什么再挖掘的价值,除了风声,再无别响。西安的文物太多,这样没有旅游开发价值,周边的城中村清理保护起来又难度颇大,难免逃脱不了荒废于此的命运。周围矮短的围墙挡不住附近孩童的翻越,露天的土台挡不住风雨的侵蚀,一圈转下来,最多的是附近居民扔进来的垃圾和排泄物,天坛顶部甚至被某些小孩深深的刻下了某某是坏蛋的字样。站到中心处,三面被高矮新旧不齐的居民楼遮挡,余下的是个杂草丛生的操场,心里颇有些翻腾。西安周边修建了很多类似阿房宫之类的建筑,甚至还有大唐芙蓉园之类工程浩大的主题公园,打着这样或那样的旗号,可真正的唐朝文物就任其在我们身边一天天被腐朽,何其荒谬。

   事实上,唐天坛,是唐王朝近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处,其象征意义和历史地位非同一般。今天,翻阅《新、旧唐书》及其它一些文献资料时,关于皇帝南郊祭天的相关记载非常之多。由于封建王朝祭祀昊天上帝的行为属于最高规格的礼仪活动,因此天坛在皇家礼制建筑中的地位相应也极其重要。这是货真价实的唐朝货,比北京明清天坛早1000多年,北京天坛圜丘是清乾隆年间在明和清初圜丘的基础上改建的。中国社科院文物专家安家瑶指出,和北京的天坛相比,西安的唐天坛更具有价值,北京天坛只有5.4米高,西安天坛高8米,北京天坛只在四面有台阶,西安天坛12面都有台阶,更符合周礼礼治。

   查过资料,现在的记录是:西安天坛遗址位于西安市南郊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始建于隋代。唐代皇帝祭天之处,也是西安作为古都仅存的较完好的皇家建筑。原为土堆,作为 "唐天坛遗址"保护。1999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研究员主持发掘出土,整体较为完好。圜丘为四层圆坛白灰抹面。每层圆坛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午陛(即南阶)比其余十一陛宽,是皇帝登坛的阶道。隋朝2个皇帝和唐朝19个皇帝都在此祭天。唐以后圜丘废弃,坛体保留至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礼仪建筑,比北京天坛早1000多年。1999年5月回填封土等待保护方案。

 现在的正面照

http://lh6.ggpht.com/gavinlau23/SBtF7MnyRzI/AAAAAAAAAXU/KWpRuNaZa7k/s800/5.jpg

背面-再退后3步,就是村民自己砌的围墙

http://lh6.ggpht.com/gavinlau23/SBtJpMnyR1I/AAAAAAAAAX8/v9wnV_JiaCI/s800/8.jpg

介绍的石碑

http://lh5.ggpht.com/gavinlau23/SBtGA8nyR0I/AAAAAAAAAXc/hymUMVxUw2Y/s800/4.jpg

天坛路的标牌

隐藏在小巷的历史--西安唐天坛遗址

天坛路的入口

隐藏在小巷的历史--西安唐天坛遗址

左边是个废品收购站右边的小门进去就是天坛了

隐藏在小巷的历史--西安唐天坛遗址

左手是天坛遗址的围栏  右手是废弃的操场  小路通向入口

隐藏在小巷的历史--西安唐天坛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