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对《路遥传》的报道
(2015-02-08 23:26:05)
标签:
《三秦都市报》《路遥传》厚夫文化 |
分类: 关于《路遥传》 |
厚夫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
《路遥传》正式出版
《三秦都市报》2015年2月8日A15版“文体新闻”版 记者夏明勤
中学时代我就用心来遥望路遥
厚夫本名梁向阳,现任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延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厚夫说,自己用了十年时间准备、写作《路遥传》。他和路遥不仅都是延川人,还同是延川县中学的校友。从1981年路遥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后,延川县中学的老师们就以“我们路遥”称呼这位作家了。“这是我中学时代对文学最直接与最朴素的认知,从那时起,我就用心来遥望路遥,也有了明确的文学创作冲动。”此后,厚夫的人生就不断与路遥有着交集,如今,他用一本《路遥传》再次与路遥产生了交集。
厚夫说,自己长期致力于路遥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但正式产生撰写《路遥传》的念头,是在2002年路遥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厚夫回忆说,当时自己提出渴望具有学术品格的《路遥传》出版,“因为路遥逝世十年,社会上仍没有一本这样的书,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我后来暗下决心,自己撰写一本兼顾文学与学术的《路遥传》。”经过长期的资料准备,厚夫于2010年寒假正式动笔。为了真实体验路遥当年艰辛的创作过程,他坚持用手写完成《路遥传》。
做好路遥人生与精神的解读
但要怎样让《路遥传》“具有学术品格”,并且能够靠得住、成为“信史”?厚夫回答说最核心的工作是对资料的收集与甄别。“路遥病逝后,社会上出现大量回忆文章,但是许多撰写者按照自身的立场叙述事件,存在着记忆不准与夸大事实等情况。”为了弄清楚某些小问题,厚夫多次查阅各种资料,走访回忆者,了解情况。另外,路遥大起大落的人生状态也经常影响到传记的写作,厚夫多次因为陷入无限悲伤而停笔。历时十年准备、创作的《路遥传》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厚夫感慨颇多,“作家的生命长度是由其作品来决定的。作为深受路遥影响的作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路遥人生与精神的解读工作,给社会提供更多‘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夏明勤